侯公缓颊太公归,项籍何曾会战机。
只见鸿沟分两处,不知垓下有重围。
危桥带雨无人过,败叶随风傍马飞。
半日垂鞭念前事,露莎霜树映斜晖。
侯公缓颊太公归,项籍何曾会战机。
只见鸿沟分两处,不知垓下有重围。
危桥带雨无人过,败叶随风傍马飞。
半日垂鞭念前事,露莎霜树映斜晖。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的旅途中所见所感。开篇即提及历史上的侯公与太公,项羽与刘邦的会战,这两对人物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命运,但他们都未能预料到战争的结局,从而引出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反思。
"只见鸿沟分两处,不知垓下有重围。"这里的“鸿沟”指的是鸿沟关,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而诗中的描述则表明作者所处的位置与历史战场相隔,但同时也隐喻着自己可能身陷困境而不自知。
接下来的两句"危桥带雨无人过,败叶随风傍马飞。"则描绘了一幅凄凉孤寂的秋景。危桥在雨中显得更加危险,而无人敢于渡过;败叶随着秋风舞动,像是跟随诗人的马匹一起飘零。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情感。
最后两句"半日垂鞭念前事,露莎霜树映斜晖。"则是诗人在秋天的黄昏时分,放慢了马匹的脚步,手持马鞭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露水凝结成霜,与初冬的寒冷相结合,树木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美。这不仅是时间上的倒影,也是心境上的一种平静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内心世界。王禹偁的笔触既有历史的深沉,也不乏个人情感的细腻,构筑了一幅幅度跨越千古、意境幽深的秋日行旅图。
驽怯深惭政理愆,骄阳积擅北风权。
青鸾趣驾宾苍皞,白凤先驱从列仙。
坯蛰梦惊离贝阙,裂龟渴饮变琼田。
空餐那有涓埃报,只办炉薰荐洞天。
倦游何似雁随阳,愁绪知添几线长。
归路驿梅多未破,吟边汀芷蔼馀香。
寄声鸥鹭旧同社,可奈鹥凫纷着行。
乞与东风一吹送,偃松犹及共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