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乞宫观报罢作》
《乞宫观报罢作》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明时不可干,多虑自多艰。

颇谢散班格,徒怜本色官。

高门宁倚伏,下客强悲欢。

郑驷应相念,秦川岁律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ōngguānbàozuò
sòng / cháoshuōzhī

míngshígānduōduōjiān

xièsànbānliánběnguān

gāoménníngxiàqiángbēihuān

zhèngyìngxiāngniànqínchuānsuìdān

翻译
太平盛世不应干预,忧虑过多只会增加艰难。
我颇为欣赏闲散官员的格调,只可惜自己只是个本分的官员。
豪门贵族怎能长久依赖权势,低微之人只能勉强应对悲欢。
希望郑驷能记得我,秦川之地岁月匆匆流逝。
注释
明时:太平盛世。
干:干预。
虑:忧虑。
自:自己。
颇谢:颇为欣赏。
散班格:闲散官员的格调。
本色官:本分的官员。
高门:豪门贵族。
宁:怎能。
倚伏:依赖权势。
下客:低微之人。
强悲欢:勉强应对悲欢。
郑驷:虚构人物,可能指朋友或知己。
秦川:泛指秦地,古代中国地区。
岁律: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乞宫观报罢作》。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谨慎态度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明时不可干,多虑自多艰",意思是处在清明的时代不宜随意干预,过多的忧虑只会带来更多的艰难。"颇谢散班格,徒怜本色官",诗人感叹自己不再追求闲散的官职风格,只珍惜保持本色的官位。"高门宁倚伏,下客强悲欢",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高门贵族可以安然无恙,而自己这样的低层官员只能勉强应对悲欢。最后两句"郑驷应相念,秦川岁律殚",以郑驷自比,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暗含时光流逝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内敛,体现了诗人对仕途沉浮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送李琴川谪临海

南风雨来尘作泥,稻花豆荚生初齐。

一人失意解官去,席上众宾颜色低。

车欲发未忍别,感慨握手立大堤。

绿荷为杯树为盖,碧酒荡漾青琉璃。

兹行蠲热向瓯越,只尺浙水分东西。

或登云门探禹穴,或上雁岩闻天鸡。

天台桃花千万树,中有睍睆黄莺啼。

虽云窜谪异忧喜,眺望自可穷天梯。

韩潮柳播夜郎白,吉士往往遭倾挤。

蕉中之鹿塞翁马,此事何足含悲凄。

但嗟灵物困污渎,无一出手相提携。

不然宠辱实命致,毋乃天不哀群黎。

渡江秋风未十日,织女值嫁牵牛妻。

自甘沉匿守太拙,宁复乞巧陈瓜梨。

嗟余遘患屡迁逐,亲见郿坞争燃脐。

金多位重胡足恃,顷刻变化如云霓。

君年五十发漆黑,壮气郁郁冲端倪。

骅骝历块偶暂蹶,终展奋迅追风蹄。

经过虎阜坐石壁,为我拂拭苔中题。

(0)

醉樵歌

华盖山高亘南楚,剩产奇材少榛莽。

山人嗜酒而业樵,背负清樽手持斧。

丁丁伐木云之深,束薪欲担力不任。

且倾醽醁藉盘石,痛饮莫知西日沉。

白眼望天歌鼓腹,槲衣半染苔花绿。

颓然俯枕树根瞑,鼻息如雷撼岩谷。

起来却笑朱买臣,底用金柴缠其身。

堪羡刘伶行荷锸,生死无累全天真。

楩楠豫章等枯梗,惟取酕醄真乐境。

泛观世士多沉酣,误入牢笼犹未醒。

(0)

吴宫白灊辞

织成白灊胜白丝,恰称吴娃冰雪肌。

渚宫金剪制舞衣,白云一片筵前飞。

舞衣当筵洁且轻,君王回盼心已倾。

徘徊玉阶夜露零,桐花拂面微凉生。

银灯结穗晃疏棂,坠簪遗佩满中庭。

此时不说红锦绮,得以千秋荐恩喜。

璧月团团坠江水,姑苏台上乌啼起。

(0)

送越上人住蒋山

落落晨星耆旧稀,奋然一出拯危机。

石头路滑有时到,山顶云深无梦归。

帆叶饱风冲白浪,雪花和露湿缁衣。

八功德水谈空处,应有江禽入座飞。

(0)

玉泉山中怀李景山田师孟二公

雁落苍烟外,蝉吟夕照中。

与谁论古道,独自立秋风。

远岫青无数,晴波碧四空。

故人成久别,不见寄诗筒。

(0)

耕樵轩题寄徐良夫

之子住铜坑,人传好事名。

如何同甲子,翻遣昧平生。

野岸风中钓,湖田雨后耕。

秋天渐凉冷,或可赴前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