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灵草已先尝。欢意尚难忘。
未放笙歌,暂留簪佩。犹有紫芝汤。
醉中纤手殷勤捧,欲去断人肠。
绛蜡迎归,绣鞍扶下,笑语尽闻香。
建溪灵草已先尝。欢意尚难忘。
未放笙歌,暂留簪佩。犹有紫芝汤。
醉中纤手殷勤捧,欲去断人肠。
绛蜡迎归,绣鞍扶下,笑语尽闻香。
这首宋词《少年游》是晁端礼所作,描绘了一幅宴饮欢聚的场景。开篇“建溪灵草已先尝”,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氛围,可能是在建溪边品茗享用珍贵的灵草,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特别。接着,“欢意尚难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未放笙歌,暂留簪佩”两句,通过未开始演奏音乐和留住宾客的簪佩,展现了主人的热情挽留和聚会的热闹气氛。随后,“犹有紫芝汤”进一步强调了宴会上的珍馐美味,紫芝汤象征着长寿和仙气。
“醉中纤手殷勤捧”描绘了女子在醉酒中的温柔与细心,可能是侍女或佳人亲自为宾客斟酒,这一细节增添了温馨的人情味。“欲去断人肠”则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使得整个聚会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三句“绛蜡迎归,绣鞍扶下,笑语尽闻香”,通过红色蜡烛、锦绣鞍鞯和笑声香气,描绘了宾客离去时的热闹与温馨,以及主人的殷勤款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欢乐而难忘的聚会,既有主人的热情好客,又有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
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
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
惨黛蛾、盈盈无绪。
共黯然悄魂,重携纤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
频耳畔低语。
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
从今尽把凭鳞羽。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
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
云衢。
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
皇都。
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歔。
念对酒当歌,低帏并枕,翻恁轻孤。
归途。
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踟蹰。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
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
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
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
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
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
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
绛绡袖举。
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
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
念解佩、轻盈在何处。
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
空望极、回道斜阳暮。
欢浪萍风梗知何去。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