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风流压众芳,十分国艳与天香。
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涩青铜两鬓霜。
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
书窗不要笙歌杂,茗碗相娱味更长。
西洛风流压众芳,十分国艳与天香。
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涩青铜两鬓霜。
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
书窗不要笙歌杂,茗碗相娱味更长。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李德夫的官员在永康官居中开辟小轩,欣赏京城花卉,并邀请朋友程公许以诗相和的情景。诗人首先赞美了西洛(洛阳)的花卉之美,将其比作国色天香,压倒群芳。接着,他细致地描绘了花朵的繁盛和娇嫩,如同翠幕上的千簇锦绣,又带有几分羞涩,如同青铜般的老者两鬓斑白。
诗人强调观赏花朵时的专注,即使眼睛看花了,也怀疑是福气所致,而非疲劳。他还将花朵的美丽与佛家的空灵境界相提并论,暗示欣赏花色的同时也在参悟佛法。最后,他表达了对宁静雅致环境的向往,希望在书窗下品茗赏花,远离笙歌的喧嚣,享受更为深远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花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珍视。
雨泽之所至,千里为其方。
其落万万注,河沙数微茫。
方中高低田,多少落不当。
高者少莫润,低者多乃殃。
虽有利物名,功过不相偿。
落之徒劳劳,所怨亦穰穰。
何如一轮月,分影不可量。
一处有一月,一月散千光。
只譬一州城,万人住中央。
一人一觞酒,一月照一觞。
一觞吸一月,人醉月无伤。
月自行中天,不惊亦不忙。
房杜昔为相,垂绅坐庙堂。
天下属默化,熙哉称有唐。
安石似道辈,琐才事更张。
聚敛以为政,戕民隳宋纲。
君子与小人,于焉观否臧。
我方坐雨厄,斐然成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