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泽之所至,千里为其方。
其落万万注,河沙数微茫。
方中高低田,多少落不当。
高者少莫润,低者多乃殃。
虽有利物名,功过不相偿。
落之徒劳劳,所怨亦穰穰。
何如一轮月,分影不可量。
一处有一月,一月散千光。
只譬一州城,万人住中央。
一人一觞酒,一月照一觞。
一觞吸一月,人醉月无伤。
月自行中天,不惊亦不忙。
房杜昔为相,垂绅坐庙堂。
天下属默化,熙哉称有唐。
安石似道辈,琐才事更张。
聚敛以为政,戕民隳宋纲。
君子与小人,于焉观否臧。
我方坐雨厄,斐然成此章。
雨泽之所至,千里为其方。
其落万万注,河沙数微茫。
方中高低田,多少落不当。
高者少莫润,低者多乃殃。
虽有利物名,功过不相偿。
落之徒劳劳,所怨亦穰穰。
何如一轮月,分影不可量。
一处有一月,一月散千光。
只譬一州城,万人住中央。
一人一觞酒,一月照一觞。
一觞吸一月,人醉月无伤。
月自行中天,不惊亦不忙。
房杜昔为相,垂绅坐庙堂。
天下属默化,熙哉称有唐。
安石似道辈,琐才事更张。
聚敛以为政,戕民隳宋纲。
君子与小人,于焉观否臧。
我方坐雨厄,斐然成此章。
这首明代沈周的《嘲雨》诗,以雨喻政,借景抒怀,寓言深刻。诗人首先描绘了雨泽普降,无论大小之地皆受其润泽,然而降雨的不均导致田地高低之间待遇悬殊,高田因雨少而干旱,低田则因雨多而受害。这反映出当时社会政策的失衡,好的政策未能惠及所有人,反而造成了贫富差距。
接着,诗人将月亮与雨进行对比,月光均匀分布,如同公正无私的君主,而雨的降落徒劳且引发诸多不满。诗人借此批评当权者如王安石等人,他们的政策过于偏颇,只顾聚敛财富,不顾百姓生计,破坏了国家的纲常。
最后,诗人以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唐太宗的盛世景象,反衬出当下的政治困境,暗示君子与小人的斗争,以及自己在雨灾中的困顿,但仍能文思泉涌,创作出讽刺时弊的诗歌。
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远,通过自然现象揭示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公正治理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
不须辛苦学神仙,九转功成亦偶然。
但向闺门躬孝行,会须白日上青天。
庵中宴坐户长扃,鼓瑟吟诗乐性灵。
客至不妨谈道妙,儒书释典及仙经。
投老几三黜,郊居更一迁。
江山相映带,风物自清妍。
妙墨移新榜,清诗失旧镌。
地偏无俗辙,境胜赖前贤。
气浃冈峦润,荣滋草木鲜。
双泉今莫辨,异味岂虚传。
馀润分畦圃,支流给市廛。
幽嵌锵玉佩,石罅涌玑璿。
沥漉闻朝汲,淙琤搅夜眠。
甘寒通沆瀣,精洁秘蜿蜒。
奔驶观洄洑,泓渟有折旋。
滂沱苏旱岁,清冷变炎天。
雁过空遗影,僧来忽误禅。
澄澜涵璧月,暗谷响朱弦。
梦想千岩秀,徜徉一壑专。
使君常倒载,别乘屡加笾。
隔竹闻茶臼,临池泛酒船。
尘襟如可洗,来此弄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