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

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

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0)
翻译
国家历经重重变故后,我身随之十位圣仙修行。
北极星移离了帝王的宝座,夕阳沉落在虞泉之畔。
传说中的方丈仙山只是空谈,华胥国的故事也渺茫难辨。
我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谴责,独自痛哭在皇上面前胡须散乱。
注释
国付:国家历经。
重离:重重变故。
十圣仙:十位圣贤或仙人。
北辰:北极星,喻指帝王。
帝座:帝王的宝座。
西日:夕阳。
虞泉: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常指阴间或极西之地。
方丈: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虚设:不存在,只是虚构。
华胥:古代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也指仙境。
眇然:渺茫,不可捉摸。
触鳞:比喻臣下直谏触怒君王,源自'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在宥:宽恕,容忍。
偏哭:独自哭泣。
堕髯:胡须散落,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象和哀婉情感的挽歌词。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不舍。

"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这里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升入仙界的情景。"国付"指的是国家的重托已交付他人,"身随十圣仙"则表明逝者已随同其他仙人一道。"北辰移帝座"和"西日到虞泉"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变迁,给人一种时空颠倒、仙界降临的奇妙感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方丈言虚设"可能是在说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难以捉摸。而"华胥事眇然"则是对逝者生前的华丽事迹表示一种淡漠的回忆。"触鳞曾在宥"中"触鳞"形容与龙鳞接触,是一种高贵和超凡脱俗的象征,"偏哭堕髯前"则是诗人特意强调自己在逝者的胡须前痛哭,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仙界与尘世的对比,以及对逝者生前的记忆和死后的哀悼,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充满人性的挽歌情怀。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秋兴·其一

平畴一望黍禾稀,远树峰峦天外微。

水国虾留当鲙鲊,乡园桑尽典秋衣。

连翩羽檄荒林下,绎络徵书塞上飞。

可是三分才溢额,那知鸿雁野号归。

(0)

一依风霜万木枯,岁寒惟见老松孤。

秦皇不识清高操,强欲烦君作大夫。

(0)

北齐

陈郎苑里朝朝树,齐主宫中步步莲。

莫言河朔便粗鲁,便有琵琶膝上弦。

(0)

野岸

淡日轻烟村径斜,长风卷浪欲浮花。

夜深隔岸渔舟过,萤火惊飞乱点沙。

(0)

宜章元日

东风初解冻,桃李已经春。

避地逢鸡日,伤时感雁臣。

湖南驰贼骑,江外践胡尘。

憔悴成无用,虚烦泪湿巾。

(0)

谢幽岩长老送荔枝二首·其一

年来疾病日衰颓,咫尺闽山懒便回。

不是幽岩老尊宿,更无人寄荔枝来。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