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日轻烟村径斜,长风卷浪欲浮花。
夜深隔岸渔舟过,萤火惊飞乱点沙。
淡日轻烟村径斜,长风卷浪欲浮花。
夜深隔岸渔舟过,萤火惊飞乱点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首句“淡日轻烟村径斜”,以“淡日”和“轻烟”营造出一种柔和、朦胧的氛围,而“村径斜”则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引导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次句“长风卷浪欲浮花”,通过“长风”与“卷浪”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活力,仿佛波浪在风的推动下如同花朵般飘浮,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第三句“夜深隔岸渔舟过”,将视角转向夜晚,通过“夜深”和“隔岸”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意境。随着“渔舟过”的动态画面,画面又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仿佛能听到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感受到渔民归家的温馨与满足。
最后一句“萤火惊飞乱点沙”,以“萤火”这一微小而灵动的生物,作为夜晚的点缀,它们在沙滩上跳跃飞舞,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与活力。同时,“惊飞乱点沙”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萤火虫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被轻微打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光影、色彩、声音的巧妙运用,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乡村夜晚图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有虎有虎白额张,穴巢养子南山阳。
十年饥啸望城市,不食近山牛与羊。
乡民不知攫噬苦,叩首相呼拜神虎。
通衢白昼虎出入,从此乡民少防护。
一朝南行挟虎群,摇尾梢梢高入云。
长驱百里入城郭,神虎经过人不闻。
忽然凭怒风惨悽,赤手搏人如搏麑。
饮血血成河,啖肉肉作泥。
饫酣三日虎乃去,犹负犬豕归其栖。
可怜李将军,有弓不敢射。
却驱残卒守空城,更筑新围高百尺。
亢阳閟时泽,赫欲槁众绿。
台衡忧民心,惴惴甚集木。
一朝注甘澍,允矣生百谷。
堂邑歌既零,南山咏沾足。
向来击鸣鼓,望祀走巫祝。
孰云丰年迟,永念诚感速。
广陂润方流,酷炎势已蹙。
省署扬清风,薇花濯红玉。
民情洽和畅,天意划清肃。
庶草徵则同,时哉念蕃育。
寇盗馀五年,山林一憔悴。
刘君最英发,笔墨有生气。
苍然祁郑间,见此丧乱际。
拔足自踰尘,师门本罗氏。
聪明破溟涬,飞动入玄契。
总角解挥涂,老成兀超异。
高堂敞轩豁,图画入苍翠。
纷披烟雾舒,晃朗城邑丽。
霜禽晚更净,水木寒不坠。
翩翻毛翮分,的皪花果碎。
江沙隐舟楫,山雪带远骑。
潇湘乍微茫,衡霍忽丛萃。
冥冥开古色,漠漠浮远势。
东南半天下,屏障光溢视。
遂令购求者,尺璧不敢贵。
相逢苦漂泊,泽国春正媚。
口诵名诗文,磊落倾腹笥。
穷途偶羁客,绝艺终名世。
岂必怀古人,艰难发深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