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茅檐静养疴,亦知来日苦无多。
此心不动穷无鬼,元气将衰病有魔。
叹老嗟卑非我事,贪生怛化欲如何。
平生不为浮屠惑,自此幢峰土一窝。
独坐茅檐静养疴,亦知来日苦无多。
此心不动穷无鬼,元气将衰病有魔。
叹老嗟卑非我事,贪生怛化欲如何。
平生不为浮屠惑,自此幢峰土一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对生命无常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人独坐茅檐之下,静养身心,但也清楚地认识到未来日子里苦难将至。诗中的“此心不动穷无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似乎在说即便是在贫穷困顿中,也能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不为世间的诱惑所动摇。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元气的衰退,疾病也如同恶魔一般困扰着诗人。诗中的“叹老嗟卑非我事”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身躯不堪的一种无奈与哀叹。而“贪生怛化欲如何”则是对生命渴望和面对死亡恐惧的矛盾心理的抒发。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中不为佛教信仰所惑,即便到了生命尽头,也只是在幢峰之下留下一片土葬自己的遗体。这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坚守,更是对现世生活无常的一种超脱态度。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面对生死、疾病和时间流逝时的深刻思考与豁达情怀。
说与贤瞒,这躯壳、安能久仗凭。
幸尊中有酒浇磊块,先交神气平。
醉乡道路无他径。任陶陶、现出真如性。
没闲恼、没闲争。也能使情怀长似春。
也能使飘然逸气如云。饶君万劫修功行。
又争如、一盏乐天真。这些儿,休放过、且重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