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其一》
《红梅·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游仙一曲梦初回,依旧江南鼎鼐才。

岁晚应嫌太孤寂,未妨随俗引三杯。

(0)
注释
游仙:指超脱尘世、遨游仙境的意象。
梦初回:从梦境中刚刚醒来。
依旧:仍然。
江南:指代江南地区,常有才子佳人的文化象征。
鼎鼐才:比喻诗文才情出众。
岁晚:年底,年末。
嫌:感到。
孤寂:孤独寂寞。
未妨:不妨,何妨。
随俗:顺应习俗,随和。
引三杯:喝上三杯酒。
翻译
游仙的梦境刚刚醒来,依然拥有江南才子的文采。
到了年终,或许会感到过于孤独,不妨随和一些,喝上几杯助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赤壁赋》,但这里给出的内容并不完整,因此我将根据您提供的片段进行鉴赏。

游仙一曲梦初回,依旧江南鼎鼐才。

岁晚应嫌太孤寂,未妨随俗引三杯。

首先,“游仙一曲梦初回”表达了诗人在音乐中寻找超脱世俗的意境,通过一曲之转,心灵得以飞扬,仿佛回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状态。这也反映出苏轼在政治低谷时期,对于个人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依旧江南鼎鼐才”则继续强调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和肯定。江南鼎鼐,形容人才济济,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文采不减当年,显示出一种坚守个性、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岁晚应嫌太孤寂”透露出诗人对于年龄增长后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岁月匆匆,身边或许已无昔日的伙伴,但这种孤寂并未让苏轼感到绝望。

“未妨随俗引三杯”则是诗人面对晚年孤寂时所采取的态度。未妨,即不碍事;随俗,指的是顺应社会习俗;引三杯,则是在社交场合中适度饮酒,以此来缓解心中的孤独和寂寞。这也反映出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抗拒现实,也不放纵自己,而是寻找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

总体而言,这段诗文表达了苏轼晚年的心境,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自信,也有对于人生孤寂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与适时适度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夜半泊邵伯驿访龚甫

落月天河朗,危樯独夜开。

故人忘寂寞,游子几徘徊。

灯火前堤灭,钟声野寺来。

高楼言不尽,画角漫相催。

(0)

集古.登楼

东池送客醉年华,独倚危楼四望赊。

日暮鸟啼人散尽,轻风细雨落残花。

(0)

平水八咏·其一陶唐春色

松柏森森护帝宫,至今和气在河东。

诗人不尽当时事,八景图中见国风。

(0)

过古寨

系马垂杨日半斜,荒村篱落两三家。

可怜华屋生存处,瓦砾堆中几树花。

(0)

读项羽传

鸿沟时暂割山河,楚国山河一半多。

欲去故乡誇富贵,不知沛有大风歌。

(0)

昨晚蒙降临无以为待早赴院谢闻己长往何行之速也因去人寄达少慰客中未伸之志耳·其一

纵横人市尽裘毡,一旦衣冠气索然。

岂信鲁连归海上,颇哀屈子老江边。

汗流石马谁堪恨,草没铜驼世所怜。

莫惮区区困刀笔,论功终让指踪先。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