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月》
《新月》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稍傍夕楼明,娟娟底有情。

眉纤斗蛾出,钩曲误鱼惊。

欲暗犹衔岫,将斜更上楹。

刀头君自晚,莫枉桂初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夜景图,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稍傍夕楼明"一句,设定了夜晚楼阁清晰可见的情境,这个"明"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夜色中楼阁的轮廓,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月光。

接着"娟娟底有情"两字,则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和情感。"娟娟"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此处用以表达诗人的细腻情怀,是对夜色中某种温婉情愫的描绘。

"眉纤斗蛾出,钩曲误鱼惊"两句,则转向了自然景象的刻画。"眉纤"形容的是山峦的纹理,"斗蛾出"则是月亮渐渐升起,如同蛾翼展开;"钩曲误鱼惊"中的"钩曲"二字,是对月牙儿弯曲形态的生动描绘,而"误鱼惊"则暗示了水中鱼类因月光而惊慌,整个画面既美丽又充满生命力。

下片"欲暗犹衔岫,将斜更上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景的描绘。"欲暗"表明天色渐浓,但仍有月光如织;"犹衔岫"则是山峦在月光下的朦胧轮廓,如同悬挂着什么美妙之物;"将斜更上楹"中"将斜"二字,是对夜色渐深的描写,而"更上楹"则是楼阁在这夜色中的层次感,仿佛诗人正沿着这些楼阁向更高处探幽寻秘。

最后两句"刀头君自晚,莫枉桂初生"。"刀头"通常指的是月牙儿尖锐的一端,这里用以形容夜色中月亮的清冷与坚毅;"君自晚"则表明诗人对这夜景的独自沉醉;"莫枉桂初生"中的"莫枉"是勿需多余装饰之意,而"桂初生"则是指秋季月亮下的桂花刚刚开放,香气浓郁,但在诗中,它更多地象征着高洁和纯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情感,捕捉了夜晚美丽而又不失寂寞的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是日复得诗四首·其一

上方远尘市,古迹冠祗园。

林里才寻径,桥边早得门。

毒龙知己制,伏虎宛然蹲。

一抚松阴碣,心惊电影存。

(0)

偶阅今岁诗稿率题

今年未度半年期,慰望凡三屡阅之。

祈岁要哉他岂虑,劭农性也那能移。

歉丰未定三秋宝,欣戚凭裁数首诗。

刻下甘膏亟相待,知何时是放怀时。

(0)

御园初夏·其三

荡漾烟光霁景䨑,拍浮新涨半含堤。

最怜北远山村外,翠剡新秧已插齐。

(0)

题王诜瀛海卷·其二

都尉由来阀阅家,诗情画意足烟霞。

饱参玉局心如月,远谢安期枣似瓜。

(0)

桃花寺行宫题范宽江山萧寺图·其四

溪壑无多望不穷,峰疑吐雾树生风。

花飞禅院无尘色,波渺沧池有象空。

(0)

瓶中山桃三首·其三

举趾东郊待一犁,妒花风复露端倪。

朝来不命行时驭,任付东皇作锦泥。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