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十二叠瑶光,琪树悬秋四面香。
蛱蝶染花生粉白,玻璃著酒暖金黄。
熏炉旧梦凭荀令,烛扣閒吟属沈郎。
南国雁来书不至,江楼谁为制荷裳。
鹤城十二叠瑶光,琪树悬秋四面香。
蛱蝶染花生粉白,玻璃著酒暖金黄。
熏炉旧梦凭荀令,烛扣閒吟属沈郎。
南国雁来书不至,江楼谁为制荷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首句“鹤城十二叠瑶光”以鹤城为背景,以瑶光点明了季节与氛围,暗示出一种高洁而神秘的气息。接着,“琪树悬秋四面香”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结合,通过琪树的香气渲染出秋天特有的韵味。
“蛱蝶染花生粉白,玻璃著酒暖金黄”两句,运用了对比与色彩的描绘,蝴蝶在花间飞舞,花瓣上沾染着白色,玻璃杯中盛满温暖的金色美酒,色彩鲜明,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生机与温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熏炉旧梦凭荀令,烛扣閒吟属沈郎”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荀令和沈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荀令以善解人意、善于熏香著称,沈郎则以才华横溢、擅长吟诗闻名,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最后,“南国雁来书不至,江楼谁为制荷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南国的雁群带来了秋的信息,却未带来友人的书信,江楼上无人为他制作荷裳,既是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也是对自己孤独心境的抒发。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冰壶玉衡悬清秋,神仙中人不易得。
往时文采动人主,自怪一日声辉赫。
忆昨逍遥供奉班,风雨不动安如山。
词源倒流三峡水,时闻杂佩声珊珊。
先生早赋归去来,鲸鱼跋浪沧溟开。
致身福地何萧爽,石田茅屋荒苍苔。
绣衣春当霄汉立,云近蓬莱常五色。
池上于今有凤毛,秋水为神玉为骨。
百花潭水即沧浪,星宫之君醉琼浆。
西望瑶池降王母,南极老人应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