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趋朝出紫宸,一官初授渥恩新。
来时共泛西江月,去日平分上苑春。
彭蠡望穷怀故国,洞庭到处是通津。
华容凋弊劳苏息,莫对双松岸帻巾。
拜命趋朝出紫宸,一官初授渥恩新。
来时共泛西江月,去日平分上苑春。
彭蠡望穷怀故国,洞庭到处是通津。
华容凋弊劳苏息,莫对双松岸帻巾。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初次接受朝廷任命,前往新任地任职的情景。首句“拜命趋朝出紫宸”,生动展现了官员在朝廷接受任命后,急切前往新职位的场景,紫宸殿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次句“一官初授渥恩新”,点明了官员刚获得新职,受到朝廷厚待的心情。
接下来,“来时共泛西江月,去日平分上苑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回忆来时与展望去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西江月与上苑春分别代表了宁静与生机,暗示了旅程中的不同心境。
“彭蠡望穷怀故国,洞庭到处是通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彭蠡与洞庭湖作为地理标志,既象征着归乡之路的遥远与艰难,也寓意着通往新生活的桥梁。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未知前程的乐观态度。
最后,“华容凋弊劳苏息,莫对双松岸帻巾”以华容县的现状为背景,展现了官员被派往此地的使命——恢复地方的繁荣与秩序。同时,对双松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官员在艰苦环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隐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官员个人的情感变化,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深思。
于皇元首,群生资始。履端大享,敬御繁祉。
肆觐群后,爰及卿士。钦顺则元,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临下有赫。四表宅心,惠浃荒貊。
柔远能迩,孔淑不逆。来格祁祁,邦家是若。
光光邦国,天笃其祜。丕显哲命,顾柔三祖。
世德作求,奄有九土。思我皇度,彝伦攸序。
惟祖惟宗,高朗缉熙。对越在天,骏惠在兹。
聿求厥成,我皇崇之。式固其犹,往敬用治。
夜久□□步,蛛露空盈襟。
萧条川气高,惨澹浦色侵。
河横星渐转,露厚山将沈。
鸣虫促繁响,飞萤乱寒阴。
时物遂如此,恻怆抱寸心。
天将落月去,何当复东临。
乾坤入冥汉,众窍酣哀音。
欲令万梦觉,谁忧独难任。
商歌浩忘疲,俯仰情逾深。
忽闻鸡声起,左右风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