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动亭树,惊乌啼故林。
之子在远道,永怀寸草心。
音容若著存,悲怆孰能任。
仰观昊天高,俯视沧海深。
曷以报罔极,涕泪在衣襟。
凄风动亭树,惊乌啼故林。
之子在远道,永怀寸草心。
音容若著存,悲怆孰能任。
仰观昊天高,俯视沧海深。
曷以报罔极,涕泪在衣襟。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题爱悫轩卷》描绘了一幅秋日凄清的画面。首句“凄风动亭树”以冷风吹动亭边树木,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次句“惊乌啼故林”则通过乌鸦在旧林中的啼叫,增添了离别和怀念的情感。
“之子在远道”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永怀寸草心"则比喻对亲人的深深挂念,如同微小的草木之心,持久而真挚。接下来的诗句“音容若著存”暗示了对逝去亲人的回忆,悲痛之情难以承受。
诗人抬头望向高远的天空,“仰观昊天高”,又低头凝视深邃的大海,“俯视沧海深”,寓言人生的无尽和渺小,以及对亲人永恒的思念。最后两句“曷以报罔极,涕泪在衣襟”直抒胸臆,表达出无法回报亲人深情厚意的无奈,只能以涕泪表达内心的悲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思。
朝市三千里,园庐二十春。
步兵终日饮,原宪四时贫。
桂树留人久,蓬山入梦新。
鹤书承处重,鹊语喜时频。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卫国今多士,荆州好寄身。
烟霄定从此,非假问陶钧。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