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苑外江头坐不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背离。"水精春殿转霏微"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表现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情调。
接下来的"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景象,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致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桃花与杨花的不同,以及黄鸟与白鸟的并存,都在无声中诉说着生命的多样性。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则是诗人的自我表达,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中的不如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这里的“懒朝”指的是对早晨日出的惰性,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懒惰,这里的“朝”实际上是时间的象征,与世俗的距离感相呼应。
最后两句"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则是一种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哀叹。诗人通过对“吏情”(官职)的怀念来表达自己与世隔绝的心境,而“老大悲伤未拂衣”则是对年华流逝的无奈,虽有悲伤之情,但也未曾整理心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