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醒泉石梦,一锡飞来到日边。
世界空花俱幻尔,家山老木故依然。
飘飘去住云归岫,处处圆明月在天。
亦欲从师了耕种,县南村外有良田。
春风吹醒泉石梦,一锡飞来到日边。
世界空花俱幻尔,家山老木故依然。
飘飘去住云归岫,处处圆明月在天。
亦欲从师了耕种,县南村外有良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几泉石上人”的僧侣南归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吴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风吹拂下的自然景象与僧侣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春风吹醒泉石梦”,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与静谧的泉石联系起来,仿佛春风不仅唤醒了大地,也唤醒了泉石沉睡的灵性。接下来,“一锡飞来到日边”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僧侣手持锡杖,仿佛轻盈地飞翔至日边,象征着他的心灵自由与超脱。
“世界空花俱幻尔,家山老木故依然”两句,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常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故乡永恒不变的怀念。这里,诗人将世界比作空中的花朵,暗示一切皆是虚幻,而家乡的老树则象征着恒久与不变。
“飘飘去住云归岫,处处圆明月在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云随风飘,月映天空,无论是去是留,都显得那么自然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宇宙间一切现象的平静接纳。
最后,“亦欲从师了耕种,县南村外有良田”一句,似乎透露出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回归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追求。这不仅是对僧侣生活的一种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杨园之鹘,集于丛棘。嗟尔百鸟,胡不深自匿。
君子有行,回车自北。岂不尔援,畏彼谗慝。
杨园之鸮,集于棘丛。嗟尔百鸟,胡不深自容。
君子有行,言归于东。岂不尔留,谗言詾詾。
出宿于郊,饮饯于衢。前有樽酒,傍有骊驹。
送车二辆,徐徐于于。载歌载叠,靡笙靡竽。
班荆道侧,过者踟蹰。送子于河,别子维棘。
畏彼谗慝,为鬼为蜮。载色载笑,尔亲尔昵。
谗言或或,听言墨墨。赠言戛戛,送车轧轧。
念我携手,于焉永隔。子归东吴,庶几善息。
东吴何有,有园有庐,有图有书。
野有桑麻,泽有沮洳。水事樯楫,陆事巾车。
君子至止,胡以不乐胥。
东吴何有,有陵有阿,有陂有沱。
修竹长林,白芷青莎。紫笋包橘,菱芡芰荷。
浆酒鲙炙,其乐孔多。君子至止,胡以不啸歌。
《杨园之鹘六章伤贤者被谗去位也》【明·区大相】杨园之鹘,集于丛棘。嗟尔百鸟,胡不深自匿。君子有行,回车自北。岂不尔援,畏彼谗慝。杨园之鸮,集于棘丛。嗟尔百鸟,胡不深自容。君子有行,言归于东。岂不尔留,谗言詾詾。出宿于郊,饮饯于衢。前有樽酒,傍有骊驹。送车二辆,徐徐于于。载歌载叠,靡笙靡竽。班荆道侧,过者踟蹰。送子于河,别子维棘。畏彼谗慝,为鬼为蜮。载色载笑,尔亲尔昵。谗言或或,听言墨墨。赠言戛戛,送车轧轧。念我携手,于焉永隔。子归东吴,庶几善息。东吴何有,有园有庐,有图有书。野有桑麻,泽有沮洳。水事樯楫,陆事巾车。君子至止,胡以不乐胥。东吴何有,有陵有阿,有陂有沱。修竹长林,白芷青莎。紫笋包橘,菱芡芰荷。浆酒鲙炙,其乐孔多。君子至止,胡以不啸歌。
https://shici.929r.com/shici/UmrKf4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