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景象,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和平,以及人民的喜悦心情。诗中“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两句表明朝廷内外治国安邦之图,既有文臣筹谋,又有武将守备,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的稳固与强盛。
接着,“天时地利与人和”一句,则是对古人理想中的“三和”(即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这里特指天气适宜、土地肥沃以及人心所向,共同造就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紧接着,“燕可伐欤曰可”一句,用古代伐木为燕的比喻,表达了一种得时得势、顺应天意去行动的积极态度。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两句,则描写了一个景象:今天的繁华与歌舞升平,将会延续到来年,甚至能使人忘却世间的烦恼,让人们在自然山水之间尽情享受生活。
最后,“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两句,展现了全国上下同乐、欢声雷动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庆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安定繁荣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深切愿望。
我梦听月楼巳久,不意今生登此楼。
楼前湘水腻碧玉,细细纹波送远秋。
我有狂歌知者谁,古人不作今人疑。
夜阑酒熟相对笑,男儿不受双眸欺。
我今归卧蒸南谷,黄菊将开酒将熟。
烂醉三万六千年,柳生左肘石穿肩。
君勿疑我不相就,听月无声月自圆。
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
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
杜老漂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
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
呼酒漫祓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眼底平生空四海,倦拂红尘风帻。
戏马台荒,登龙人老,往事休追惜。
山林无恙,也须容我高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