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半开花·其三》
《咏半开花·其三》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乍开乍翕总天真,孰识前因与后因。

屡向梦中呈婉娈,东皇未遣露全身。

(0)
鉴赏

此诗《咏半开花(其三)》由明代诗人凌义渠所作,通过对半开之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乍开乍翕总天真”,以“乍开乍翕”描绘了花朵在开放与闭合之间微妙的变化,赋予了花朵以生命感,展现出其自然生长的纯真状态。这里的“天真”二字,不仅指花朵本身的自然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未经雕琢、纯粹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次句“孰识前因与后因”,则以哲学的思考引入,提出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的疑问。这不仅是对花朵生长过程的思考,也是对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深邃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追寻。

接着,“屡向梦中呈婉娈”,将自然界的景象与梦境相联系,暗示了自然之美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投射和共鸣。这里“婉娈”一词,形容花朵娇美可爱,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东皇未遣露全身”,“东皇”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此处借指太阳或自然界的主宰。诗句表达了即使在阳光普照之下,花朵仍保留着一部分神秘与未知,暗示了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未被完全揭示的秘密,激发人们对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半开之花的美丽与神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妙,也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和人类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凌义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思的艺术画卷。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少楼冬月

向夕烟消大地平,海洋扶月上瑶京。

山河影射千门静,城阙光涵太液清。

霜静高旻流素籁,风微小阁敞新晴。

邻钟欲动光初满,萧瑟还惊离别情。

(0)

元日

元旦我无事,梅花伴读书。

天心连日见,人迹向来疏。

既雨难忘酒,方春孰荷锄。

客情原至介,三叹对盘蔬。

(0)

喜得唐子西砚周涧东孝廉检示贵耳集赋谢

孔云友多闻,涧东我益友。

告以古砚铭,《贵耳集》载久。

北宋唐子西,篆刻俱名手。

赖君学渊源,赋诗传不朽。

喜极忘效颦,犯晓诗筒走。

旧畜宣和鹦,歙石颇不丑。

两砚都非常,或有鬼神守。

暇当就我看,无归饮我酒。

食肉亦何俗,杯盘罗菘韭。

雄谈受益多,循循犹善诱。

昨许镌一行,高朋能运肘。

为篆石琴藏,嘉庆岁丁丑。

(0)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

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

制序正厥失,然亦无呵厉。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

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

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

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

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

(0)

浪淘沙

疏雨润青帘。花压重檐。绣帏人倦思恹恹。

昨夜春寒眠未足,莫捲珠帘。罗袖护掺掺。

怕拂香奁。兽炉香倩侍儿添。

为甚双蛾长翠锁,自也憎嫌。

(0)

鹊桥仙.渔父

澄潭集网,寒江垂线,雪白鲈鱼成串。

西风吹送酒花香,促步向、垆头索换。

竹篙枕月,蓑衣遮面,一曲沧浪天半。

乾坤水上最清闲,也自分、烟波占断。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