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谢文静,世俗未可屈。
但怪东山云,肯为老桓出。
谁知奸雄心,本自畏豪逸。
君看新亭会,此意未易诘。
坦之独何者,手版遂倒执。
烦公挥猬须,谈笑安晋室。
暮年淝水师,逆虏甚窘急。
幅巾棋局间,百万一战袭。
功名亦馀事,聊为儿辈立。
平时诮虚旷,闻此自羞涩。
万古终悠悠,客意颇萧瑟。
忍看西州门,更作羊昙泣。
风流谢文静,世俗未可屈。
但怪东山云,肯为老桓出。
谁知奸雄心,本自畏豪逸。
君看新亭会,此意未易诘。
坦之独何者,手版遂倒执。
烦公挥猬须,谈笑安晋室。
暮年淝水师,逆虏甚窘急。
幅巾棋局间,百万一战袭。
功名亦馀事,聊为儿辈立。
平时诮虚旷,闻此自羞涩。
万古终悠悠,客意颇萧瑟。
忍看西州门,更作羊昙泣。
这首诗《谢公墩》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的描绘,展现了其风流倜傥、不拘世俗的性格特点。诗中以“风流谢文静,世俗未可屈”开篇,赞扬了谢安超凡脱俗的风采,即使在世俗眼中也难以被束缚。
接着,“但怪东山云,肯为老桓出”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谢安比作东山之云,暗示他虽年老但仍能为国效力,表现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随后,“谁知奸雄心,本自畏豪逸”,揭示了奸佞小人内心深处对豪迈之士的畏惧,进一步衬托出谢安的威望与影响力。
“君看新亭会,此意未易诘”则通过历史典故,说明谢安在新亭会上的决策深具远见,不易被人理解或质疑。接下来,“坦之独何者,手版遂倒执”描述了谢安在处理政务时的独特风格,手握官印却倒执,体现了其洒脱不羁的态度。
“烦公挥猬须,谈笑安晋室”表达了谢安在政治斗争中的从容不迫,以谈笑风生的方式稳定了晋室江山。接着,“暮年淝水师,逆虏甚窘急”描绘了谢安晚年在淝水之战中的英勇表现,成功地压制了敌军,展现了其军事才能。
“幅巾棋局间,百万一战袭”则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谢安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筹帷幄,即使在轻松的棋局中也能洞察全局,准备着随时应对可能的挑战。
“功名亦馀事,聊为儿辈立”表明谢安对待功名的态度淡泊,将其视为次要之事,更注重为后人树立榜样。“平时诮虚旷,闻此自羞涩”则反映了人们对于谢安平时看似放浪形骸的行为,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能力后的反思与敬佩。
最后,“万古终悠悠,客意颇萧瑟。忍看西州门,更作羊昙泣”表达了对谢安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深深怀念。整个诗篇通过对谢安一生事迹的回顾,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也传达了对高尚人格和卓越才能的赞美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