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三》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圭璧袭缫藉,山龙饰衣裳。

不闻燧古初,而兴自虞唐。

毁车崇骑射,隶作篆籀藏。

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0)
翻译
玉璧与丝绸交织,山龙图案装饰衣裳。
未听闻远古的火种,却从虞舜夏商兴起。
废弃战车崇尚骑射,隶书篆刻艺术被珍藏。
直至今日人们仍受其影响,秦朝也因此忽视了防御而灭亡。
注释
圭璧:古代贵重的玉璧。
袭缫藉:交织的丝绸。
山龙:山形或龙形图案。
衣裳:衣物。
燧古初:远古的取火方法。
虞唐:虞舜和夏商时期。
毁车:废弃战车。
崇:崇尚。
骑射:骑马射箭的军事技能。
篆籀:篆书和籀文,古代的文字形式。
藏:珍藏。
至今:直到现在。
忽以亡:突然灭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服饰和文化变迁的景象。"圭璧袭缫藉"象征着丝织品的精美,"山龙饰衣裳"则体现了华丽的装饰艺术,暗示了从远古时代的礼仪到虞舜、夏商时期的繁荣。"不闻燧古初,而兴自虞唐",诗人提及火的发现和文字的起源,暗示了文明的进步。

接下来,诗中提到"毁车崇骑射",反映了从乘车到重视骑马射箭的军事风尚转变,这与秦朝推崇法治、轻视武力的传统不同。"隶作篆籀藏"指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将小篆作为官方字体,但诗中暗含对秦朝过于严苛的文字政策的批评。

最后两句"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指出尽管秦朝的文字政策在当时看似便利,但过度的专制和文化压制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深沉见解。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展现了陈傅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洞庭秋三十首·其十一

瀰瀰盈盈不借春,千萧万瑟屯嶙峋。

水力未至溢浩淼,雄心仅可吞清贫。

张乐鼓瑟凭慰藉,巫娥湘后惘逡巡。

自然难释虚无恨,斜月流霜非有因。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八十药畦梅

竹籞密排落叶蠲,寻芽访蕊试新年。

黄精苗绝蘼芜?,略报东风一点暄。

(0)

和梅花百咏诗·其二十九蟠梅

藤捎蔓惹怕清狂,收拾闲心寸步香。

向日迎风千笑合,来回无影过东墙。

(0)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五首·其四

人心天之仁,道心人之仁。

造物自大德,奈何迷我真。

(0)

和白沙桃花

花到灵云只一开,桃根桃叶隔天台。

刘郎前度人无恙,日日看花不厌来。

(0)

题林良枯木寒鸦图图有李宾之题句四首·其四

三十年来认得真,吉凶无据自无情。

鹊声纵好非归计,塞耳春风第一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