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纳稼》
《纳稼》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纳稼村村毕,崇墉处处有。

秋成胜往岁,二釜足糊口。

而何市头价,犹尔争升斗。

计口百年滋,近利三倍取。

譬两人背面,各自东西走。

左者益以左,右者益以右。

中间必空虚,实乏计善后。

逢歉辄踊贵,遇丰难复旧。

而况丰恒鲜,歉偏易遭偶。

惟觉劳补救,遑云致安阜。

父母之谓何,对民真恧忸。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时期农村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描绘纳稼(收割庄稼)后的村庄景象,展现了农民在丰收年份虽能勉强糊口,但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依然高昂,且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纳稼村村毕,崇墉处处有。”开篇即点明了村庄的丰收景象,但随后笔锋一转,“秋成胜往岁,二釜足糊口。”虽然收成比往年好,但仅够维持基本生活。“而何市头价,犹尔争升斗。”即便如此,市场上粮食的价格依然昂贵,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他人争抢每粒粮食。

接着,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计口百年滋,近利三倍取。”人口增长导致土地压力增大,而少数人却能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譬两人背面,各自东西走。左者益以左,右者益以右。”形象地比喻了贫富差距的加剧,一部分人越来越富有,另一部分人则越来越贫穷。

“中间必空虚,实乏计善后。”描述了这种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后果——中间阶层被挤压,无法找到解决之道。“逢歉辄踊贵,遇丰难复旧。”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粮食价格都难以稳定,农民的生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况丰恒鲜,歉偏易遭偶。”强调了丰年稀少,歉收频繁,增加了农民的不确定性。

最后,“惟觉劳补救,遑云致安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同情,指出他们只能疲于奔命地应对各种困难,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定富足。“父母之谓何,对民真恧忸。”诗人感慨于这种社会现状,对父母未能为子民带来安宁感到羞愧和不安。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社会不公,以及由此引发的民生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项季约入成都幕

阁书入兵幕,束袖学戎装。

峡峭艬侵月,秋清猿嗛霜。

迂程看阵碛,到处宿诗堂。

若比仲宣乐,输君发未苍。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

烟寺晚钟渔浦笛,都入王维画里。

敧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

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

(0)

题赵氏晓山·其一

旦气炯清明,曙色淡空净。

悠然见青山,尽见天地性。

(0)

夜泊彭蠡风大作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0)

江上夜观野烧

坎离血战夜茫茫,万里阴飕更助狂。

兔窟那知炷郿坞,蚁封不料火咸阳。

三更月起云霞曙,九野冰凝雷电光。

莽莽黄茅宁暇惜,莫教薰著早梅香。

(0)

饮百花洲四首·其一

北岭寻花云绕屐,东湖载酒水平船。

旧游零落令馀几,回首春风十二年。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