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浪逐兰桡,桃花映画桥。
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
倚醉斜云髻,临风曳雾绡。
当年溱与洧,芍药戏相要。
锦浪逐兰桡,桃花映画桥。
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
倚醉斜云髻,临风曳雾绡。
当年溱与洧,芍药戏相要。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金昌亭偶述》描绘了一幅春水泛舟、美景如画的场景。"锦浪逐兰桡"写出了船儿在斑斓的波浪中轻盈地摇曳,"桃花映画桥"则展现出桃花盛开时的绚丽色彩,与桥梁相映成趣。接下来,诗人借巫山和洛水的典故,表达了情感的起伏与幻象之美,"巫山魂欲断,洛水影偏娇",暗示了心灵的迷离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倚醉斜云髻,临风曳雾绡"通过描绘女子醉态和衣带飘动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的柔美与浪漫。最后,诗人回忆起古代的溱洧之会,男女嬉戏于芍药丛中的情景,寓意着青春与爱情的纯真与欢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行年已六十,生性不知老。
或寿亿万岁,恒沙无量数。
坐视天人变,生死轮回苦。
国土几沈变,星日多陨去。
天行运不停,日月舞大宇。
时放四光明,化生兹后土。
慧星触之沉,黑暗遂万古。
开阖在所觉,视犹顷刻许。
山中千岁者,缩短七日处。
视此六十年,岂真比旦莫。
而何称祝为,谬尔称耆父。
海风吹老敧檐树,幽窗凉夜偏早。
前尘依约越中山,问甚时重到。忆俊侣、英游不少。
金鞍宝马呼鸾道。更珠江浩渺。
良月滟、笙船众花,齐映欢笑。
因甚耆彦风流,十年前后,新坟尽长秋草。
江山满目泪沾衣,是而今怀抱。算不及、魂归朱鸟。
波涛万顷珠沈了。
待近约、梁鸿去,踏遍千山,万山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