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色落疲驴,荒郊暝绿芜。
看山迷大野,失道问樵夫。
土锉烟俱寂,荆扉夜独呼。
人生原逆旅,镫话慰穷途。
莫色落疲驴,荒郊暝绿芜。
看山迷大野,失道问樵夫。
土锉烟俱寂,荆扉夜独呼。
人生原逆旅,镫话慰穷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康有为在秋日寻找碧云寺时迷路的情景。首句"莫色落疲驴",以傍晚时分疲惫的驴子作为时间与状态的象征,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接着的"荒郊暝绿芜",通过描绘荒凉郊野外昏暗的草地,渲染出环境的孤寂和迷茫。
"看山迷大野",诗人因视线被山峦所惑,迷失在广阔的田野中,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路径的不确定和内心的困惑。"失道问樵夫",他向砍柴的农夫求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淳朴乡情。
"土锉烟俱寂,荆扉夜独呼",这两句进一步描绘夜晚的寂静,只有土锉声和炊烟消散后的宁静,以及诗人独自敲打柴门的呼唤,显得孤独而凄清。最后,诗人以"人生原逆旅,镫话慰穷途"作结,认识到人生的旅途本就充满起伏,与田家主人的交谈则成为他在困境中的心灵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寻路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姑射仙肌不受尘,旧妆重傅恰如新。
东君少试回天手,已占人间几许春。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盛事总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
灯万碗,花千结。
星斗上,天浮月。
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
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
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嵯峨宫殿晓风清,月挂林梢夜欲更。
户外朝绅千绮集,马头椽烛五枝明。
诸天呗响超三界,众妙香然罄一诚。
渭北衣冠应北顾,请扶大汉振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