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星落地仙灵驭,渡海潜行不知处。
有时风雨尚闻嘶,石垄高鞍待谁据。
回身似就琼波饮,落日千山散云锦。
羲和总辔势莫动,孙阳挟策翻神耸。
南望天池似渥洼,至今山下多龙种。
龙种谁骑出九真,汉家铜马在枫宸。
不信人间金騕袅,听呼天上石麒麟。
房星落地仙灵驭,渡海潜行不知处。
有时风雨尚闻嘶,石垄高鞍待谁据。
回身似就琼波饮,落日千山散云锦。
羲和总辔势莫动,孙阳挟策翻神耸。
南望天池似渥洼,至今山下多龙种。
龙种谁骑出九真,汉家铜马在枫宸。
不信人间金騕袅,听呼天上石麒麟。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四景之一的“石垄马鞍”,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深沉韵味。
首先,“房星落地仙灵驭,渡海潜行不知处。”这两句以神话般的色彩开篇,将房星比作仙灵驾驭之物,渡海潜行,隐喻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引人遐想。
接着,“有时风雨尚闻嘶,石垄高鞍待谁据。”描绘了风雨中的马嘶声,以及石垄上高高的马鞍,似乎在等待着某位英雄的降临,营造了一种期待与神秘感。
“回身似就琼波饮,落日千山散云锦。”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马儿仿佛在琼浆般的水面饮水,而夕阳映照下的群山则如同铺展开的云锦,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羲和总辔势莫动,孙阳挟策翻神耸。”这里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羲和驾驭太阳车与孙阳相马的故事,以羲和的车驾不动来衬托马的静谧与力量,同时借孙阳的策马技巧,表达了对马术高超的赞美。
“南望天池似渥洼,至今山下多龙种。”将天池比作古代名马产地渥洼,暗示着此处可能孕育着非凡的马匹,延续了历史上的马种传承。
“龙种谁骑出九真,汉家铜马在枫宸。”这两句提到“龙种”与“汉家铜马”,暗指历史上的名马与英雄,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敬仰。
最后,“不信人间金騕袅,听呼天上石麒麟。”以金騕袅(古代名马)与石麒麟为喻,既是对现实世界的肯定,也是对超越世俗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我欲招魏子,小山尝白醪。
月华虽未满,已觉秋风高。
何物佑樽酌,肥鲈并蟹螯。
一饮洗百忧,轩冕稍可逃。
此语未及发,辱君先见要。
乃知志趣同,盍簪皆俊僚。
亦应唤舞娥,红云欲飞飘。
不然避谤伤,谈话倾渔樵。
期归一酩酊,世事如芭蕉。
隔江望白纻,葱苍压牛渚。
却忆跨黄犊,渡桥溪东去。
悠悠登此山,直待圆蟾午。
汗漫丹湖水,万顷浸天宇。
北斗酌不乾,光烱反吞吐。
诸峰若案几,白云俯可取。
览景壮我怀,长谣念前古。
传闻桓将军,致酒领歌舞。
雄风回秋霜,英声散鼍鼓。
宁知千载后,荒榛老狐鼠。
男儿及时乐,一饷亦足许。
前年翰林公,绝顶构堂庑。
我方客沅湘,盛事未能睹。
及今佐肥幕,治狱历阳府。
注目聊独吟,何时达庭户。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