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空素练玉同莹,万古长留花雨声。
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
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
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
飞空素练玉同莹,万古长留花雨声。
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
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
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
这首诗以“玉帘泉”为题,描绘了一幅清幽脱俗的自然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泉水比作“飞空素练”,既形象地展现了泉水的清澈透明,又赋予了它飘逸灵动之感。接着,“玉同莹”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珍贵,仿佛是天地间最纯洁的宝石。
“万古长留花雨声”一句,不仅写出了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还暗示了泉水自古以来就滋养着周围的植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大地,留下长久的生机与美好。
“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则通过引用苏轼和王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与慰藉。
“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下泉水倒映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仿佛与泉水、月光、枯藤融为一体,体验到了生命的洗涤与净化。
最后,“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好的自然景观能够永恒存在,不被时间所消逝,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超脱的精神追求,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像白云一样悠游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罗浮仙人乃在琼瑶台,炯然玉立无尘埃。
乾坤清气不常有,白月飞上青天来。
常时见花不见月,一色梨云万株雪。
只今有月复有花,幕府芙蓉共清彻。
吾闻扬州何水曹,东阁赋诗清兴高。
又闻孤山林处士,诗名清似西湖水。
吁嗟今夜月,曾照古时人。
古今同一趣,花月长相亲。
冰为神兮玉为质,铁石心肠人不识。
会当弄影舞婆娑,花前重写双清歌。
敛迹南宫,乞骸北阙,长啸挂冠归去。
昔日诗朋,旧时酒伴,不弃又还相顾。
绿水林塘,青山别墅,尽有清游佳趣。
算从前、枉缚微名,一梦迨今才寤。
閒来时、古寺分茶,邻家看竹,任我清狂如故。
牧犊赓歌,渔樵共话,著个野人巾屦。
理乱休闻,起居自若,一枕水云山雨。
问先生、此外何如,目送逝波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