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帘泉用刘德馨太史韵》
《玉帘泉用刘德馨太史韵》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飞空素练玉同莹,万古长留花雨声。

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

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

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

(0)
鉴赏

这首诗以“玉帘泉”为题,描绘了一幅清幽脱俗的自然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泉水比作“飞空素练”,既形象地展现了泉水的清澈透明,又赋予了它飘逸灵动之感。接着,“玉同莹”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珍贵,仿佛是天地间最纯洁的宝石。

“万古长留花雨声”一句,不仅写出了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还暗示了泉水自古以来就滋养着周围的植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大地,留下长久的生机与美好。

“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则通过引用苏轼和王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共鸣与慰藉。

“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下泉水倒映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仿佛与泉水、月光、枯藤融为一体,体验到了生命的洗涤与净化。

最后,“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好的自然景观能够永恒存在,不被时间所消逝,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超脱的精神追求,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像白云一样悠游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竹溪春晓图为刘孟雍题

武陵溪远桃千树,汴水春深柳万条。

何似此君多节槩,偏宜清隐绝尘嚣。

翠禽啼处烟如织,锦箨裁来雪未消。

却笑此生惭六逸,相思为寄白云谣。

(0)

采芹

深渚芹生密,浅渚芹生稀。

采稀不濡足,采密畏沾衣。

凌晨携筐去,及午行歌归。

道逢李将军,驰兽春乘肥。

(0)

梅月双清歌为宪司经历赋

罗浮仙人乃在琼瑶台,炯然玉立无尘埃。

乾坤清气不常有,白月飞上青天来。

常时见花不见月,一色梨云万株雪。

只今有月复有花,幕府芙蓉共清彻。

吾闻扬州何水曹,东阁赋诗清兴高。

又闻孤山林处士,诗名清似西湖水。

吁嗟今夜月,曾照古时人。

古今同一趣,花月长相亲。

冰为神兮玉为质,铁石心肠人不识。

会当弄影舞婆娑,花前重写双清歌。

(0)

拟一日白一发

一日白一发,况在九年间。

请持蟠龙镜,照子冰雪颜。

发白何足惜,故人难再得。

有使即寄书,无使长相忆。

(0)

兴庆宫怀古

落日宫城咏黍离,一堤衰柳护龙池。

蓬莱已失清时水,华萼空馀劫后碑。

锦瑟鹃声听去杳,玉笙鹤背候来迟。

祇今遗构还修葺,应识雕墙鉴戒垂。

(0)

苏武慢.八首·其五

敛迹南宫,乞骸北阙,长啸挂冠归去。

昔日诗朋,旧时酒伴,不弃又还相顾。

绿水林塘,青山别墅,尽有清游佳趣。

算从前、枉缚微名,一梦迨今才寤。

閒来时、古寺分茶,邻家看竹,任我清狂如故。

牧犊赓歌,渔樵共话,著个野人巾屦。

理乱休闻,起居自若,一枕水云山雨。

问先生、此外何如,目送逝波东注。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