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祠旧迹几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
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
聊将俎豆陈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
宴罢笑看元谱就,真令孙子有辉光。
芳祠旧迹几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
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
聊将俎豆陈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
宴罢笑看元谱就,真令孙子有辉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在辛酉冬年,前往始祖上柱国公祠祭拜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首联“芳祠旧迹几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描绘了诗人面对古老祠堂的感慨,岁月如流,星霜更替,每一次的瞻拜都伴随着对祖先的深深怀念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颔联“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通过对比广阔天地与个人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诗人仿佛置身于云霄之上,遥望远方,内心却沉浸在对百年岁月的回忆与思考之中。
颈联“聊将俎豆陈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诗人以祭祀祖先为寄托,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即使身在他乡,也敢说祖先的声音与面容依然陪伴左右,传递着家族的精神与传承。
尾联“宴罢笑看元谱就,真令孙子有辉光。”在祭拜活动结束后,诗人以轻松的心态回顾祖先留下的传统与智慧,相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照亮子孙后代的道路,给予他们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族、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
朱子阿堵中,光晦视昏沈。
秖坐醉翁短,初非五色淫。
只消理肝木,未须刮篦金。
睇远野常雾,瞻晴天久阴。
逢人昧真面,而从言语寻。
欲比亢仓子,误名观世音。
其疾止眊焉,岂废聋与瘖。
体具聊乖用,譬如不调琴。
一向甘懵懂,青白非所任。
把卷睫著字,具服倒捉衿。
对酒妄告止,既滟徒拒斟。
出门皆通衢,长迷苍耳林。
平生绝骑马,惴惴在临深。
尚有能为者,千首日细吟。
我知子不晦,其明在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