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
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
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
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
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
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
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
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田家词》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忧虑。首句“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农民们常年遭受风雨侵袭的困苦。接下来,“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恶劣,影响了农事,使得农民难以见到阳光和月亮。
“禾头半生耳,蝗齧茎梗折”细致刻画了田间的景象,禾苗尚未成熟就被虫害侵扰,稻茎被啃断,显示出收成的无望。诗人接着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一愁官赋急,二恐衣食缺”,官府催缴赋税紧迫,又担心连基本的生活资料都难以保障。
最后两句“哀哉田野情,言之泪流血”直抒胸臆,深深感叹农民生活的艰难和悲哀,读来感人至深,流露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明朝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万兵昏雨过,暑斗插云倾。
老佞溪蛙静,真交海月生。
游氛褰幕帟,远籁起茎英。
清洗尘埃虑,幽通造化情。
酸咸时味薄,寂寞古途亨。
去象筌真意,无形写天声。
诗疑窥杜子,文欲造盘庚。
身在清风国,神游白玉城。
希夷乘浩气,沆瀣饮元精。
坐久忘昏寐,回头有启明。
墨头万虫地上行,大钧钜冶之化生。
反复生没如车轸,直与岁月为将迎。
至人独解诸物撄,鍊神含嚼太和精。
不取造化相经营,三天八景遂飞升。
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机纯粹气坦平。
子有青简当刊名,应知鍊修未易成。
一世危脆无坚凝,外慕掩袭真气零。
朝花薄莫不能荣,琳官金书有丹经。
胡不还魂游黄庭,何为临冢惋枯形,使予丹元童子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