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闲能有几人来。松下独徘徊。
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
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划然长啸白云堆。
更待月明□。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
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
爱闲能有几人来。松下独徘徊。
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
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划然长啸白云堆。
更待月明□。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
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爱闲能有几人来"表达了对清净淡泊生活态度的向往,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享受这种生活。"松下独徘徊"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独自漫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一句中,“清虚冷淡”形容的是那种脱离凡尘的高洁境界,而“神仙事”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美好称呼。诗人对世间的功名利禄(名场)持有超然的态度,认为那些都是世俗的尘埃,不值一提。
"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写的是诗人坐在危岩之旁刷牙,这个动作不仅是对身体的清洁,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洗心易里舒怀"则表达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内心变得轻松和舒适。
"划然长啸白云堆"中,“划然”形容的是诗人发出的长啸声,声音悠扬,仿佛能够与天上的白云相呼应。这一啸,更显示出诗人心中的喜悦与自在。
"更待月明□"一句留下了一个未完成的意境,让读者自己去想象那份等待中的美好。
"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则是诗人享受着山间清泉的甘甜,同时喜欢那种无人打扰的宁静,可以在野外自由行走,将脚下的苍苔踩破,但这并不是一种破坏,而是一种与自然亲近的行为。
最后,"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此次游历的满足和喜悦。虽然没有到达传说中的仙境天台,但这次在山间的漫步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简约生活的热爱。这不仅是一次山间游历,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修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
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
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