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涓涓、两水自东西,中有百花庄。
步交枝径里,帘分昼影,窗聚春香。
依约谁教鹦鹉,列屋带垂杨。
方喜闲居好,翻为诗忙。
多少周情柳思,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
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塘。
且休将扇尘轻障,万山深、不是旧河阳。
无人识,牡丹开处,重见韩湘。
看涓涓、两水自东西,中有百花庄。
步交枝径里,帘分昼影,窗聚春香。
依约谁教鹦鹉,列屋带垂杨。
方喜闲居好,翻为诗忙。
多少周情柳思,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
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塘。
且休将扇尘轻障,万山深、不是旧河阳。
无人识,牡丹开处,重见韩湘。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张炎的《甘州·八声甘州·赋众芳所在》。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
"看涓涓、两水自东西,中有百花庄。步交枝径里,帘分昼影,窗聚春香。"
开篇便以“看涓涓”展现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之情,两条清澈的小溪自东向西流淌,其间夹杂着一处名为百花庄的地方。这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暗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居所。接着,“步交枝径里”表达了诗人在这美丽环境中的漫步和徜徉,感受着周遭的春意。帘幕分隔了日光,窗前聚集的是春天的芬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依约谁教鹦鹉,列屋带垂杨。方喜闲居好,翻为诗忙。"
这里,“依约”指代百花庄的幽雅环境,诗人询问着是谁在这美丽的地方教鹦鹉学语。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透露出一种生活情趣。“列屋带垂杨”则继续描写环境中的建筑和树木,展示了一种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下面两句,“方喜闲居好,翻为诗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这种美好的体验转化成文字的忙碌。
"多少周情柳思,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
这段落中,“多少周情柳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思考。在“向一丘一壑”中,一丘一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深沉,而“留恋年光”则是对过去美好的不舍与珍惜。
"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塘。"
这里,“又何心逐鹿”指的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执着,不愿放弃。而“蕉梦正钱塘”中的“蕉梦”可能是指一种遥远而温暖的记忆,而“钱塘”则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景之地,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深情。
"且休将扇尘轻障,万山深、不是旧河阳。无人识,牡丹开处,重见韩湘。"
最后几句中,“且休将扇尘轻障”劝诫自己不要轻易地打扰那份静谧的生活。接着“万山深、不是旧河阳”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环境与旧环境之间差异的感受。而“无人识,牡丹开处,重见韩湘”则是对一处鲜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描绘,牡丹盛放之地仿佛让诗人重逢古代文人韩愈的诗意。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生活情趣与艺术造诣。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
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
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
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祇在斯。
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
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
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
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亦为此。
谓非贬谪实累囚,谓是归田犹禄仕。
忆昔汉唐与本朝,咸有自新及起废。
如今岂无大眚及溥天,不在他时洒心例。
人生如寓年年老,岁岁彫零人渐少。
莫嫌四见魏唐春,尚得逢春到华皓。
祠官之设自何时,闻是元丰宰相之所为。
欲摈老成皆不用,托于优假创斯规。
当时弊政出一切,岂谓疮疣后世遗。
专宠持权事虽巧,荣华宁得多时好。
君不见金陵零落故相家,一如寂寞韶阳庙。
《仲冬冬至后》【宋·张嵲】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祇在斯。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亦为此。谓非贬谪实累囚,谓是归田犹禄仕。忆昔汉唐与本朝,咸有自新及起废。如今岂无大眚及溥天,不在他时洒心例。人生如寓年年老,岁岁彫零人渐少。莫嫌四见魏唐春,尚得逢春到华皓。祠官之设自何时,闻是元丰宰相之所为。欲摈老成皆不用,托于优假创斯规。当时弊政出一切,岂谓疮疣后世遗。专宠持权事虽巧,荣华宁得多时好。君不见金陵零落故相家,一如寂寞韶阳庙。
https://shici.929r.com/shici/EW64Yxp.html
水国浮家,渔村古隐,浪游惯占花深。
犹记得、琵琶半面,曾湿衫青。
不道江空岁晚,桃叶渡、还叹飘零。
因乘兴,醉梦醒时,却是山阴。
投闲倦呼俦侣,竟棹入芦花,俗客难寻。
风渺渺、云拖暮雪,独钓寒清。
远溯流光万里,浑错认、叶竹寰瀛。
元来是、天上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