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海伤离索,湖郧故远来。
路从花径入,门傍水洲开。
秉烛惊看面,随裾愧短才。
夜深宵露冷,且得煦春台。
岭海伤离索,湖郧故远来。
路从花径入,门傍水洲开。
秉烛惊看面,随裾愧短才。
夜深宵露冷,且得煦春台。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和何吉阳赠别七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场景。首句“岭海伤离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于遥远的岭南之地,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哀伤和孤寂。次句“湖郧故远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长途跋涉来访的不易,加深了离别的感伤。
“路从花径入,门傍水洲开”通过描绘花径通幽、水洲环绕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以及此刻的离别之痛。“秉烛惊看面”写两人在烛光下相见,诗人惊讶于岁月匆匆,友人脸上的变化,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随裾愧短才”表达了诗人面对才华出众的友人,自感才疏学浅的谦逊,也暗含了对友谊的敬重。“夜深宵露冷”则以自然景象烘托离别后的寂静与寒冷,寓言人生的孤独与未来未知的挑战。
最后,“且得煦春台”以春天的温暖象征友情的持久和希望,尽管此刻离别,但期待着未来的相聚时光,给人以一丝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
渡河谁道去,我重子云才。
鸿雁汀洲去,牛羊井落徕。
乍行初觉倦,暂语不能该。
日色看看暮,将归意复回。
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
不寻琪树去,肯向石桥行。
海近云多润,山高日少晴。
天恩新赐服,书字欲传名。
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
车过白水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穟长。
废垒汉碑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
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
笭箐画蛤瓦缸醅,海若淮壖各寄来。
将学时人斗牛饮,还从上客舞娥杯。
蓬蒿自有蒋生乐,珠翠宁容郑氏陪。
莫计暄寒与风雪,古来黄土北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