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
不寻琪树去,肯向石桥行。
海近云多润,山高日少晴。
天恩新赐服,书字欲传名。
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
不寻琪树去,肯向石桥行。
海近云多润,山高日少晴。
天恩新赐服,书字欲传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中表达了对僧人微上人的敬意和对其回归天台山省亲的祝福。首句“释子怀慈母”体现了上人对母亲的深情,显示出佛教徒的人文关怀;“吾儒未易轻”则表明诗人认为即使儒家学者也应对僧人持有尊重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不寻琪树去,肯向石桥行”,描绘了上人选择山路而非仙境般的场景,暗示其脚踏实地的性格和对尘世亲情的重视。诗人通过“海近云多润,山高日少晴”进一步描绘了天台山的自然环境,以此寄寓对上人旅途的祝愿,希望他能如云雾中的山川般坚韧,如少晴的高山日头般坚韧不屈。
最后两句“天恩新赐服,书字欲传名”,表达了对上人得到朝廷恩赐的赞赏,以及对他希望通过书法传播佛法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又寄托了对友人旅途的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性空本无方,水火不留碍。
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
初疑水焚槐,忽若镜加艾。
又如大海中,神龙出光怪。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
原燎正焮腾,汤沃忽崩败。
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
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阴风结飞雨,来自。
九天外。苍樟出芳液,根节依大块。
初非气相求,又岂天所配。
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
因知造化机,幻手端可贷。
卷帘坐对江南山,掠眼送青来亹亹。
云泉肺肠久厌饫,挂颊悠然聊复尔。
奇峰远澹忽四五,爽秀骎骎逼窗几。
平生九华盛名下,一见定知真是矣。
非关目力睹天奥,正觉群山如聚米。
好人好人有高韵,不独江州孟公子。
直缘佳处无仕径,落莫道边同苦李。
大是忘年耐久交,藜杖青鞋结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