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荒露正浓,人绝往来踪。
甘蔗除秋热,新梨可晚供。
草间鸣蟋蟀,江上落芙蓉。
渐觉无忙事,生涯好是慵。
园荒露正浓,人绝往来踪。
甘蔗除秋热,新梨可晚供。
草间鸣蟋蟀,江上落芙蓉。
渐觉无忙事,生涯好是慵。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园荒露正浓”,点明了环境的荒芜与露水的丰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人绝往来踪”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园中无人打扰的宁静状态。
“甘蔗除秋热,新梨可晚供。”这两句通过描写园中的作物——甘蔗和新梨,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甘蔗能解秋日之燥热,新梨则可供晚宴之需,既实用又富有诗意。
“草间鸣蟋蟀,江上落芙蓉。”这两句以动植物的声音和景象,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蟋蟀的鸣叫,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而江上飘落的芙蓉,则是自然界的美丽瞬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渐觉无忙事,生涯好是慵。”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些懒散,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耆旧今无几,乡闾素所依。
官登五马贵,年及七旬稀。
一旦成长往,九原谁与归。
寒风吹画翣,回首泪空挥。
平生性僻喜岩居,事不如人只守株。
拟欲结茅依石罅,仙人还许我来无。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