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
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
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
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
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其三)秋》,出自宋代诗人鉴堂之手。全诗采用了对仗手法,表现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两句以倒装的方式描绘出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霜冻附着的场景,反复强调了这种萧瑟感。
“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流水声传来,似乎是在讲述远方山中的溪流在秋夜中依旧潺潺不息。
“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表达了作者深夜之时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忧愁,通过“冷衾”一词传递出夜晚的清凉,以及这种清凉中带来的孤寂与思念。
“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最后两句则是对秋虫鸣叫声的描写,通过“砧响”和“蛩吟”的重复,增强了夜晚蟋蟀鸣叫的氛围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波动。
整首诗通过反复和倒装手法营造了一种秋日萧瑟、夜晚清冷与孤寂交织的氛围,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及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