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三秋》
《菩萨蛮·其三秋》全文
宋 / 鉴堂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

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

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0)
注释
砌:台阶或墙壁。
鸣:发出声音。
霜:霜冻。
潺潺:流水声。
冷衾:冰冷的被子。
愁:忧虑,忧愁。
永夜:漫漫长夜。
砧响: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木杵敲打衣物以准备冬天御寒)。
吟:吟唱,这里指蟋蟀的叫声。
翻译
风吹树叶声如繁霜落下,霜落又听见风吹叶鸣。山外流水声潺潺。
流水潺潺在山外,寒冷的被窝里长夜难眠。长夜的寒意让人更加忧愁。
捣衣声和蟋蟀的叫声交织,蟋蟀叫得更响,捣衣声也不断。
鉴赏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其三)秋》,出自宋代诗人鉴堂之手。全诗采用了对仗手法,表现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两句以倒装的方式描绘出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霜冻附着的场景,反复强调了这种萧瑟感。

“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流水声传来,似乎是在讲述远方山中的溪流在秋夜中依旧潺潺不息。

“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表达了作者深夜之时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忧愁,通过“冷衾”一词传递出夜晚的清凉,以及这种清凉中带来的孤寂与思念。

“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最后两句则是对秋虫鸣叫声的描写,通过“砧响”和“蛩吟”的重复,增强了夜晚蟋蟀鸣叫的氛围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波动。

整首诗通过反复和倒装手法营造了一种秋日萧瑟、夜晚清冷与孤寂交织的氛围,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及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作者介绍

鉴堂
朝代:宋

宋人。曾知丽水县,为政明敏,衙狱屡空,案牍无积。又练乡兵以御寇盗,邑赖以安。
猜你喜欢

东湖感事二首·其一

桃李洲中别一春,雪山肯为障红尘。

鬼神半夜应怜我,魑魅今朝不喜人。

烟雨晦明窗外眼,风霜来去树边身。

细思只合归耕好,并舍何由笑我贫。

(0)

东湖感事二首·其二

一官职檄冷秋冰,尽日量书接夜灯。

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

湖通堰尾听泉激,日出山尖见雪层。

结习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梦觚棱。

(0)

又送马氏兄弟归彭门

山程趼足肯相从,未厌崎岖易道东。

二马仙风还旧观,六鳌香饵看新功。

北田夜诵披莲蕊,东阁春归折桂丛。

努力锦衣双拜手,寿杯堂上雪髯翁。

(0)

扇子诗·其十二

黑风吹海立,云水渺三韩。

蓑笠渔舟里,无心下钓竿。

(0)

扇子诗·其二十六

小小愚民岂易欺,士夫妄论似相知。

业书若上天盘秤,当用昆崙作秤锤。

(0)

扇子诗·其八十一

先生种柳懒低头,肮脏门前也可羞。

莫向东风弄霜雪,且随风势衮成毬。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