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泷舟与雷霆斗,下泷帆共水帘飞。
诸泷最是寒泷好,花底三秋雪湿衣。
上泷舟与雷霆斗,下泷帆共水帘飞。
诸泷最是寒泷好,花底三秋雪湿衣。
这首诗描绘了在泷水中航行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比上泷和下泷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寒泷”的特别喜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首句“上泷舟与雷霆斗”,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泷水上游行时,与雷鸣般的水流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这里的“斗”字,不仅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也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勇敢与坚韧精神。
次句“下泷帆共水帘飞”,则转换视角,描述了船只在泷水下游行的情景。水帘飞动,仿佛是大自然为船只铺开的一条流动的幕布,帆与水帘共同舞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美。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动感的结合,展现了下行时的轻盈与自由。
第三句“诸泷最是寒泷好”,点明了诗人对“寒泷”的特别喜爱。这里的“寒”字,既可理解为泷水的寒冷,也可解读为诗人内心对某种清新、纯净之美的追求。“好”字表达了诗人对寒泷独特魅力的赞赏,暗示了在喧嚣与繁忙之中,寒泷所代表的宁静与纯粹,给予人内心的慰藉。
最后一句“花底三秋雪湿衣”,以花底的景象作为背景,将时间定格在秋天,仿佛置身于一片落英缤纷之中。雪花(此处或指雨雪)落在身上,既是对寒泷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隐喻。这句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泷水不同阶段的航行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君有百鍊刃,堪断七重犀。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如泥。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
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
还须及秋赋,莫即隐嵩莱。
清淮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
驷马欲辞丞相府,一樽须尽故人心。
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
门外流水流澶漫,河边古木鸣萧森。
夐无禽影,寂无人音。端然拖愁坐,万感丛于心。
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
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
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何主。
吾囷长满是太平,吾乐不极是天生。
岂忧天下有大憝,四郊刁斗常铮铮。
官军扰人甚于贼,将臣怕死唯守城。
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
李膺勾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
又岂忧文臣尽遭束高阁,文教从今日萧索。
若更无人稍近前,把笔到头同一恶。
可叹吴城城中人,无人与我交一言。
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
虽然小或可谋大,嫠妇之忧史尚存。
况我长怀丈夫志,今来流落沧溟涘。
有时惊事再咨嗟,因风因雨更憔悴。
只有闲横膝上琴,怨伤怨恨聊相寄。
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风雨吟》【唐·吴融】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门外流水流澶漫,河边古木鸣萧森。夐无禽影,寂无人音。端然拖愁坐,万感丛于心。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何主。吾囷长满是太平,吾乐不极是天生。岂忧天下有大憝,四郊刁斗常铮铮。官军扰人甚于贼,将臣怕死唯守城。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李膺勾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又岂忧文臣尽遭束高阁,文教从今日萧索。若更无人稍近前,把笔到头同一恶。可叹吴城城中人,无人与我交一言。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虽然小或可谋大,嫠妇之忧史尚存。况我长怀丈夫志,今来流落沧溟涘。有时惊事再咨嗟,因风因雨更憔悴。只有闲横膝上琴,怨伤怨恨聊相寄。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https://shici.929r.com/shici/4B8x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