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泷中·其五》
《泷中·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上泷舟与雷霆斗,下泷帆共水帘飞。

诸泷最是寒泷好,花底三秋雪湿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泷水中航行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比上泷和下泷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寒泷”的特别喜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

首句“上泷舟与雷霆斗”,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泷水上游行时,与雷鸣般的水流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对抗。这里的“斗”字,不仅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也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勇敢与坚韧精神。

次句“下泷帆共水帘飞”,则转换视角,描述了船只在泷水下游行的情景。水帘飞动,仿佛是大自然为船只铺开的一条流动的幕布,帆与水帘共同舞动,营造出一种动态美。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动感的结合,展现了下行时的轻盈与自由。

第三句“诸泷最是寒泷好”,点明了诗人对“寒泷”的特别喜爱。这里的“寒”字,既可理解为泷水的寒冷,也可解读为诗人内心对某种清新、纯净之美的追求。“好”字表达了诗人对寒泷独特魅力的赞赏,暗示了在喧嚣与繁忙之中,寒泷所代表的宁静与纯粹,给予人内心的慰藉。

最后一句“花底三秋雪湿衣”,以花底的景象作为背景,将时间定格在秋天,仿佛置身于一片落英缤纷之中。雪花(此处或指雨雪)落在身上,既是对寒泷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隐喻。这句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泷水不同阶段的航行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游东观山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0)

赠澧阳韦明府

君有百鍊刃,堪断七重犀。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提。

何时遇操宰,当使玉如泥。

(0)

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

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

还须及秋赋,莫即隐嵩莱。

(0)

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

清淮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

驷马欲辞丞相府,一樽须尽故人心。

(0)

风雨吟

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

门外流水流澶漫,河边古木鸣萧森。

夐无禽影,寂无人音。端然拖愁坐,万感丛于心。

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

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

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何主。

吾囷长满是太平,吾乐不极是天生。

岂忧天下有大憝,四郊刁斗常铮铮。

官军扰人甚于贼,将臣怕死唯守城。

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

李膺勾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

又岂忧文臣尽遭束高阁,文教从今日萧索。

若更无人稍近前,把笔到头同一恶。

可叹吴城城中人,无人与我交一言。

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

虽然小或可谋大,嫠妇之忧史尚存。

况我长怀丈夫志,今来流落沧溟涘。

有时惊事再咨嗟,因风因雨更憔悴。

只有闲横膝上琴,怨伤怨恨聊相寄。

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0)

远山

隐隐隔千里,巍巍知几重。

平时未能去,梦断一声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