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审美情趣。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 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岩石与岫的清新颜色,以及似乎可以攀援的神秘足迹,展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致的亲切感受。
"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接着,诗人笔触轻盈地描绘出楼台在烟雾之外,以及松竹间散发出的翠绿色彩,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 玉液比喻清澈见底的泉水,寒而不凊,深藏于洞中;秋光则是对远山秋色的一种描绘,既蕴含了季节之美,也映衬出了山的庄严与辽阔。
"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最后两句,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探寻,以及对人间世界位置的好奇。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探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归属与方向的寻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家园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