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削秀芙蓉,积翠明天际。
披烟陟极巅,以云为邮递。
碧屯灵境开,人意生静慧。
岚气杂栴檀,风定袅袅细。
香积玉一泓,涧疏鸣泉逝。
照出净明心,秋澄而月霁。
霞光簇莲台,宝妆青螺髻。
金碧错琉璃,石绣花文砌。
葱茜天生成,人工加点缀。
法王依帝城,自应如此丽。
稽首叹庄严,人间真福地。
山削秀芙蓉,积翠明天际。
披烟陟极巅,以云为邮递。
碧屯灵境开,人意生静慧。
岚气杂栴檀,风定袅袅细。
香积玉一泓,涧疏鸣泉逝。
照出净明心,秋澄而月霁。
霞光簇莲台,宝妆青螺髻。
金碧错琉璃,石绣花文砌。
葱茜天生成,人工加点缀。
法王依帝城,自应如此丽。
稽首叹庄严,人间真福地。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如芙蓉般秀美,云雾缭绕,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邮递员。碧绿的山脉中,灵境自然展开,人的心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宁静而充满智慧。岚气与栴檀香混合,即使在风平浪静之时,也依然能感受到其微妙的存在。山泉潺潺,汇聚成一泓清澈的玉液,映照出内心的纯净与清明,如同秋夜之月,皎洁无瑕。
霞光簇拥着莲花台,如同宝妆的青螺髻,金碧辉煌的琉璃与石砌上的花纹交织,展现出大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美景。法王所依的帝城,自然应有如此华丽的景象。诗人最后以稽首赞叹,表达了对这人间福地的深深敬仰和感慨。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碧云寺的外在景观,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
蔗浆翻榨绿,柿颗透笼朱。
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
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
晷刻催华景,星躔限壮图。
暂教齐隐拙,讵敢涉高虚。
振屧聊行乐,悬巾即守株。
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
寄傲惟孤笑,依禅或半趺。
遥空堪引目,来雁掠江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