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悲秋已惘然,那堪更著悼亡篇。
独怜窃药人犹在,颇恨鸿都术未传。
归梦夜悬巫峡雨,孤鸿声断太湖天。
素琴已悟无弦意,慢取鸾胶与续弦。
客子悲秋已惘然,那堪更著悼亡篇。
独怜窃药人犹在,颇恨鸿都术未传。
归梦夜悬巫峡雨,孤鸿声断太湖天。
素琴已悟无弦意,慢取鸾胶与续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为友人刘恒甫悼亡之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客子悲秋已惘然,那堪更著悼亡篇。”开篇即点出悲秋之感,又添悼亡之痛,双重悲情交织,令人动容。接着“那堪”二字,强调了这种悲痛难以承受的程度。
颔联“独怜窃药人犹在,颇恨鸿都术未传。”这里运用了嫦娥偷食不死药的典故,以嫦娥象征逝去的亡灵,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和对其未能得到长生的遗憾。同时,“鸿都术”暗指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表达了对亡者未能得享仙术的惋惜之情。
颈联“归梦夜悬巫峡雨,孤鸿声断太湖天。”通过梦境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归梦中巫峡的雨夜,孤鸿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凄清、孤独的意境,加深了对亡者的思念之情。
尾联“素琴已悟无弦意,慢取鸾胶与续弦。”以素琴无弦喻指亡者已逝,而“续弦”则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一种哀思和怀念。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希望以琴声寄托哀思,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飞梦踰马当,彭蠡正斜照。
大姑如拥鬟,小姑茜而峭。
下宅双龙螭,能为玉籁啸。
闻其为霖心,已先云气到。
昨夜东南风,画檐鹊声报。
应有幕府云,绿送大江棹。怜我宿黛?,结眉苦难笑。
何当开蕙樽,一理旧弦操。
少年意气凌并幽,结队驰马春城游。
酒酣日落睨雕影,海风鸣耳弓飕飕。
折弓弃马事书策,食尽黄金生贱骨。
朱门无地乞庑舂,采蕨霜山冻不袜。
长愁又逐孤鸿征,荒郊来策蹇驴行。
四蹄烂白蹴银雪,乱沙飒沓戈矛声。
秃杨髡柳转新绿,野菜黄脱禾麦青。
瘦人若鬼驾牛牸,春暖初试芜田耕。
坐笑道旁客,役役何营营?
暮趋风雨朝负星,暮栖淮驿朝楚城。
既不为击壮士筑,又不甘抱王门筝。
曷不屈足牖下穷一经,保肌护肉同儿婴?
致尔万岁千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