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
蔗浆翻榨绿,柿颗透笼朱。
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
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
晷刻催华景,星躔限壮图。
暂教齐隐拙,讵敢涉高虚。
振屧聊行乐,悬巾即守株。
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
寄傲惟孤笑,依禅或半趺。
遥空堪引目,来雁掠江舻。
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
蔗浆翻榨绿,柿颗透笼朱。
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
畦丁收紫菀,野客饷雕菰。
晷刻催华景,星躔限壮图。
暂教齐隐拙,讵敢涉高虚。
振屧聊行乐,悬巾即守株。
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
寄傲惟孤笑,依禅或半趺。
遥空堪引目,来雁掠江舻。
此诗描绘了诗人病卧林中,秋日干燥,肺部不适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微妙变化。
首联“伏枕淹秋暵,林中肺未苏”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所处环境,秋日的干燥让肺部难以舒展,形象地表达了病痛之苦。
颔联“蔗浆翻榨绿,柿颗透笼朱”以绿与朱的鲜明对比,生动描绘了秋季的色彩,甘蔗汁的清绿与柿子的深红交相辉映,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僻径庬偎卧,攲槎鹊斗呼”描绘了病中的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小径旁的树木仿佛在陪伴他,而远处的乌鹊似乎在呼唤,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尾联“存生稽老子,著论想潜夫”引用道家思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老”、“潜”二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徐侯心万里,身堕百里中。
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
岂无敲榜喧,不入丘壑胸。
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
竹影落夏簟,水光摇秋空。
一对凫鹜行,万里牛马风。
悠然见南山,不与俗眼同。
徐侯归去来,三径资已丰。
身将心共远,勿为督邮恭。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