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
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
仙人曾作令,居士亦称侯。
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
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
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
仙人曾作令,居士亦称侯。
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大石楼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韵味,通过对比“朱明馆”与“大石楼”,展现了对仙人与居士生活的向往与怀念。首句“诸峰青霭合,兹洞白云幽”以青翠的山峰与幽深的洞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为问朱明馆,何如大石楼”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大石楼的想象与期待。接下来,“仙人曾作令,居士亦称侯”则进一步渲染了大石楼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暗示这里曾是仙人与高士的居所,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最后,“好待乘鸾至,题诗在上头”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亲临此地,留下自己的诗篇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石楼及其历史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堂上岐阳碑,吾兄所与我。
吾兄自善书,所取无不可。
欧阳弱而立,商隐瘦且椭。
小篆妙诘曲,波字美婀娜。
谭藩居颜前,何类学颜颇。
魏华自磨淬,峻秀不包裹。
九成刻贤俊,磊落杂幺么。
英公与褒鄂,戈戟闻自荷。
何年学操笔,终岁惟箭笴。
书成亦可爱,艺业嗟独夥。
余虽谬学文,书字每慵堕。
车前驾骐骥,车后系羸跛。
逾年学举足,渐亦行駊騀。
古人有遗迹,䈕短不及锁。
愿从兄发之,洗砚处兄左。
城中二月不知春,唯有东风满面尘。
归意已随行客去,流年惊见柳条新。
簿书填委休何日,学问榛芜愧古人。
一顷稻田三亩竹,故园何负不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