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堂上岐阳碑,吾兄所与我。

吾兄自善书,所取无不可。

欧阳弱而立,商隐瘦且椭。

小篆妙诘曲,波字美婀娜。

谭藩居颜前,何类学颜颇。

魏华自磨淬,峻秀不包裹。

九成刻贤俊,磊落杂幺么。

英公与褒鄂,戈戟闻自荷。

何年学操笔,终岁惟箭笴。

书成亦可爱,艺业嗟独夥。

余虽谬学文,书字每慵堕。

车前驾骐骥,车后系羸跛。

逾年学举足,渐亦行駊騀。

古人有遗迹,䈕短不及锁。

愿从兄发之,洗砚处兄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shìyángshíbēi
sòng / zhé

tángshàngyángbēixiōngsuǒ

xiōngshànshūsuǒ

ōuyángruòérshāngyǐnshòuqiětuǒ

xiǎozhuànmiàojiéměiē

tánfānyánqiánlèixuéyán

wèihuácuìjùnxiùbāoguǒ

jiǔchéngxiánjùnlěiluòme

yīnggōngbāoèwén

niánxuécāozhōngsuìwéijiàngǎn

shūchéngàijiēhuǒ

suīmiùxuéwénshūměiyōngduò

chēqiánjiàchēhòuléi

niánxuéjiànxíngě

rényǒu,{?
shì}。

duǎnjīncháo

yuàncóngxiōngzhīyànchùxiōngzu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人以欣赏的目光评价了兄长的书法作品,尤其是对兄长擅长的小篆和波磔字的赞美,认为其既有欧阳询的稳健,又有李商隐的瘦劲,以及独特的美学韵味。他还提到了其他书法家如谭藩、魏华、英公等人,对比他们的风格,强调兄长书法的卓越。诗人自谦自己虽然也学习书法,但技艺尚需改进,如同驾车时前后马匹强弱不一,勉励兄长的书法才华能启发自己,共同进步。整首诗洋溢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兄长才情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哭袁大玉符卿·其一

频年风雨里,高卧掩柴荆。

袖却经纶手,都无儿女情。

聊因逃物役,不为博高名。

便共梅花落,冰魂到底清。

(0)

柬黎孺旬

黄鹂鸣已急,柳絮落纷纷。

竹屋飘寒雨,绳床冷白云。

夜虫违伏枕,芳草怨离群。

独有梧桐月,清光如待君。

(0)

寿广慧上人

白发蓬松老古锥,诸方参遍也无疑。

归来稳坐尖头屋,破衲萧萧识者谁。

(0)

赣州晤郑珠江简讨即送之入都·其三

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

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0)

寿玄捷长老

六旬长老少如童,坐断天湖第几峰。

若道此中端的事,三间茅屋五更钟。

(0)

将之循州留别张超然·其二

吴郡一为别,栖栖岭海间。

忧能生白发,贫未厌青山。

良会岂云晚,高文难以攀。

怜余田父约,相戒及春还。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