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奋翼是冲霄,上苑春红历乱飘。
几世书声添巨笔,千秋文字副当朝。
白华诗向霞亭熟,紫色云从玉阙饶。
最是罗浮高见日,喜君衣履御仙飙。
南溟奋翼是冲霄,上苑春红历乱飘。
几世书声添巨笔,千秋文字副当朝。
白华诗向霞亭熟,紫色云从玉阙饶。
最是罗浮高见日,喜君衣履御仙飙。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黎似仲在秋季取得功名的场景,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与祝贺。首句“南溟奋翼是冲霄”,以大鹏展翅直冲云霄的形象,象征黎似仲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他非凡的才情和志向。接着,“上苑春红历乱飘”则以春天花园中的繁花似锦,比喻黎似仲在文坛上的成就如春花般绚烂多彩。
“几世书声添巨笔”一句,赞扬了黎似仲通过多年的读书积累,使得他的文笔更加深厚有力,如同书写在历史长河中的巨笔。而“千秋文字副当朝”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其作品将流传千古,成为时代的见证。
“白华诗向霞亭熟”和“紫色云从玉阙饶”两句,分别以霞亭和玉阙为背景,描绘出黎似仲的诗歌如同白华般纯净,又如同紫色云彩般高贵,显示了他的文学成就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最后,“最是罗浮高见日,喜君衣履御仙飙”表达了对黎似仲的衷心祝福,希望他如同罗浮山之巅,能够见到日出,寓意着他的未来充满光明,同时祝愿他能像仙风道骨一般,自由自在地行走于世间。
整首诗通过对黎似仲个人形象的描绘和对其成就的赞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才华的追求,以及对同僚成功时的喜悦之情。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
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
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紫绶青春如许,是南辰尊宿,北斗天官。
问沙时早晚,喜色满长安。
传宣能勾凤诏,便玉除前面领仙班。
功名了,却茶烟琴月,慢慢东山。
吟发萧萧。
正古槎秋入,河汉银涛。
红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箫。
晋时言语,问何人、还肯逍遥。
知几度、落花啼鸟,乡歌犹在儿曹。
游帷旧时明月,照满庭空翠,剪剪春梢。
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宫袍。
江湖近日,说神仙、多在渔樵。
千古意,水沈香里,孤枫阴落重霄。
一规古蟾魄。
瞥过宣和几春色。
知那个、柳松花怯。
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
龙章凤刻。
是如何、儿女消得。
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
古今难别。
幸相从、蓟门仙客。
萧然林下秋叶。
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倾国。
赢得痴铜旧画。
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发。
山围宽碧,月十分圆满,十分春暮。
匹似涌金门外看,添得绿阴佳树。
野阔星垂,天高云敛,不受红尘污。
徘徊水影,闲中自有佳处。
乘兴著我扁舟,山阴夜色,渺渺流光溯。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风飞去。
世事浮沈,人生圆缺,得似烟波趣。
兴怀赤壁,大江千古东注。
乱红飞雨。
怅春心一似,腾腾闷暑。
密绾柔情,暗传芳意,人在垂杨深宇。
晓雪一帘幽梦,半点檀心知否。
春不管,想粉香凝泪,翠颦含趣。
谁念芳径小,新绿戋戋,问讯今何许。
玉冷钗头,罗宽带眼,缥缈青鸾难遇。
望断碧云深处,倚遍画阑将暮。
空惆怅,更江头桃叶,溜横波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