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令张官本为民,恫■无异切吾身。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
守令张官本为民,恫■无异切吾身。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待百姓的理念和期望。开篇即强调守令张官本应以民为本,恫(教诲)无异切身之痛,表明他深知民间疾苦,并将其视作己身所感受到的痛楚。这位官员不仅关注民众的安危,更希望六县皆能得到良好的治理,与黄堂信臣相比,他更重视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诗中的“但令六县皆朱邑”即是这种愿望的体现,朱邑象征着安定和富饶。
接着,诗人提出田里要须兴孝弟,即在农村推广孝悌之德,以此为根本,来维持社会秩序。闾阎谨勿致嚬呻,则是希望乡邻之间能和睦相处,不发生争执。
最后两句“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则转向对饮酒的描写,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同僚或朋友。通过共同举杯畅饮,化解了人间的烦恼,就像春天中细雨滋润大地一样,使万物复苏。这既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以及作为官员,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个人功利、追求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高尚情操。
话杀浑閒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
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
新著了、几茎华发。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写旧恨,向谁瑟。男儿何用伤离别。
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
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
卧百尺、高楼斗绝。
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壮士泪,肺肝裂。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