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旧为林,高梧新作阴。
海棠既扬态,芭蕉复展心。
况有云日弄,宛然岩壑临。
萝轩迟澄月,天外暮霞沉。
绿竹旧为林,高梧新作阴。
海棠既扬态,芭蕉复展心。
况有云日弄,宛然岩壑临。
萝轩迟澄月,天外暮霞沉。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在顾子桐阴馆聚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和谐交融。
首句“绿竹旧为林”,以“绿竹”开篇,暗示了场地的自然环境,竹林作为背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接着“高梧新作阴”,高大的梧桐树为聚会提供了遮阳避暑的场所,增添了凉爽和舒适。
“海棠既扬态,芭蕉复展心。”这两句分别描绘了海棠和芭蕉的生机勃勃,海棠花绽放的姿态优雅,芭蕉叶舒展开来,充满了生命力。这些自然元素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寓意着聚会的欢乐与活力。
“况有云日弄,宛然岩壑临。”云彩与阳光的互动,仿佛是大自然的戏耍,而远处的山峦仿佛近在眼前,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增加了聚会地点的神秘与浪漫氛围。
最后,“萝轩迟澄月,天外暮霞沉。”萝轩(可能指藤蔓覆盖的小屋)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月亮缓缓升起,而天边的晚霞渐渐消失,整个场景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聚会即将结束,但留下的美好记忆如同这不灭的月光,永远照亮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中秋聚会的温馨与美好,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情感的佳作。
折尽荼蘼,尚留得、一分春色。
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
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人渐远,君休说。
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
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晚途流落不堪言,海上春泥手自翻。
汉使节空馀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
平生多难非天意,此去残年尽主恩。
误辱使君相抆拭,宁闻老鹤更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