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噪螀啼众窍号,岂知今代有诗豪。
谐如帝所闻天乐,壮似胥江看雪涛。
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
老夫欲反樊川序,长吉安能仆命骚。
蝉噪螀啼众窍号,岂知今代有诗豪。
谐如帝所闻天乐,壮似胥江看雪涛。
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
老夫欲反樊川序,长吉安能仆命骚。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题目为《题后林李伯高诗卷》。从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李伯高的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蝉噪螀啼众窍号,岂知今代有诗豪。”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李伯高作品的惊叹。蝉、螀等昆虫在夏季发出鸣叫声,形象地描绘出李伯高诗歌如同自然界中清新的声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谐如帝所闻天乐,壮似胥江看雪涛。”这里将李伯高的诗作比喻为天上的仙乐和大自然中的壮观,以此来形容其作品之美妙与震撼人心。
“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这两句评价了李伯高诗歌的艺术风格,指出其用词险峻、结构紧凑,同时又能达到高雅脱俗,与古代诗人皮陆、韦诞相比肩。
“老夫欲反樊川序,长吉安能仆命骚。”最后两句表达了刘克庄自己也想要效仿李伯高的创作,希望能像唐朝的长吉(指杜甫)那样以诗寄托心志,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一篇赞美李伯高诗歌艺术的作品,它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鉴赏眼光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我闻昔人言,不可居无竹。
一日少此君,顿使面貌俗。
绕舍长儿孙,汉书亦省读。
常思一亩宫,辟向渭川曲。
今夏假馆处,横窗饶寒玉。
谓可浣尘襟,切磋比淇澳。
而乃出入间,多见异标目。
烟敛失潇洒,月来伤局促。
无实致丹山,有音殊嶰谷。
似畏淇园伐,如睹湘江哭。
疑余非德邻,坐令形神辱。
不见芝兰生,无人亦芬馥。
松柏挺苍翠,曾不移寒燠。
君子秉贞操,所贵在幽独。
因物有加损,怪尔终碌碌。
漾舟下澄江,安稳废轻楫。
遥空指苍翠,久行渐重叠。
石藓秋更荒,皋兰露犹裛。
孤亭四环望,风磴遂屡蹑。
盘涡凫雁惊,幽窟蛟龙怗。
恐触冯夷宫,俯听常震慑。
诘屈双银杏,天半垂黄叶。
波涛撼危岩,栩栩乱风蝶。
东西吴楚间,舳舻邈相接。
铁锁沈千年,金陵气久厌。
苍凉金粟堆,时时见樵猎。
凤凰无遗音,嶰竹谁更叶。
浩歌怀美人,褰裳不可涉。
徬徨江雾消,斜日照城堞。
江势引征樯,山色亦无尽。
初阳散惊澜,流云敛余润。
泽国旷多愁,谷风微有信。
予棹何容与,来舟横一瞬。
群力争乱石,劳歌递远韵。
稍觉苍翠移,方悟川途进。
揽胜志易更,目遥行不近。
回沿非归程,旅怀安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