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高日夕阴,四望欲春深。
古木花争发,青山鸟自吟。
我来及明月,君正抚瑶琴。
雅韵同谁赏,泠泠此际心。
亭高日夕阴,四望欲春深。
古木花争发,青山鸟自吟。
我来及明月,君正抚瑶琴。
雅韵同谁赏,泠泠此际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
首联“亭高日夕阴,四望欲春深”,开篇即以亭台之高、日暮之景、四周之静谧,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凉意的氛围,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这里的“欲春深”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颔联“古木花争发,青山鸟自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期待感。古树间繁花竞放,生机勃勃;山间鸟鸣悠扬,自得其乐。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颈联“我来及明月,君正抚瑶琴”,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相聚,君弹瑶琴,琴声悠扬,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这一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高雅情趣。
尾联“雅韵同谁赏,泠泠此际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享与思考。在这样的时刻,虽然有琴声相伴,但似乎也隐含了一丝孤独与深思。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明快而又略带哲思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将军长剑倚西,极志欲灭戎方。
阃外屯营三十,万钲鼓震遐疆。
落日初挂昆崙,侧战酣气弥扬。
长铤直捣河源,外生缚吐谷王。
杀戎血作黄河,水洗刀生赤铓。
玉关从此无亭,燧喜气发春阳。
天子御门赐颜,色双赐小蛮娘。
金铃抃转呼万,岁万载乐平康。
谁言谭郎貌似我,执手问人还似无。
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
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
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
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
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
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
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
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
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
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
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
自我别西湖,且复经年矣。
譬如心念人,一见真可喜。
故人知我癖,置我浮家里。
著意筹云山,恣情逐烟水。
昨夜泊湖心,清月照瀰瀰。
今朝向南屏,馀霞乍收绮。
城头日欲上,山腰雾未巳。
忽然飞雨至,烟云互迤逦。
遥山正一抹,长林涤如洗。
坐觉雷峰失,已诧皋亭紫。
咄嗟旦暮间,变态纷如此。
山光与水气,相将弄奇诡。
平生爱山心,对此即欲死。
觅句畏唐突,作图但形似。
不如浇以酒,一笑铲磈礧。
吾友五六人,大半羁城市。
可怜两闻子,喀喀亲药饵。
三严皆好奇,何为亦徙倚。
良会不再得,参商限尺咫。
使我情怅然,人事难具美。
举觞属同游,当共惜此晷。
《西湖泛舟走笔戏呈同游诸子》【明·李流芳】自我别西湖,且复经年矣。譬如心念人,一见真可喜。故人知我癖,置我浮家里。著意筹云山,恣情逐烟水。昨夜泊湖心,清月照瀰瀰。今朝向南屏,馀霞乍收绮。城头日欲上,山腰雾未巳。忽然飞雨至,烟云互迤逦。遥山正一抹,长林涤如洗。坐觉雷峰失,已诧皋亭紫。咄嗟旦暮间,变态纷如此。山光与水气,相将弄奇诡。平生爱山心,对此即欲死。觅句畏唐突,作图但形似。不如浇以酒,一笑铲磈礧。吾友五六人,大半羁城市。可怜两闻子,喀喀亲药饵。三严皆好奇,何为亦徙倚。良会不再得,参商限尺咫。使我情怅然,人事难具美。举觞属同游,当共惜此晷。
https://shici.929r.com/shici/qqhvZ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