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喜遇谭友夏赋赠》
《西湖喜遇谭友夏赋赠》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古风

谁言谭郎貌似我,执手问人还似无。

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

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

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

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

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

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

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

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

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

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

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在西湖偶遇好友谭友夏后所作的赠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谭友夏才情的赞赏。

首句“谁言谭郎貌似我,执手问人还似无”,以反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谭友夏外貌与自己相似的惊讶,以及两人重逢时仿佛陌生人般的陌生感,营造了一种意外相遇的氛围。

接着,“寸心明白已如此,区区形似终模糊”两句,诗人转而从内心感受出发,强调了虽然外表相似,但心灵的契合才是最重要的,形似终归模糊,唯有心相近。

“我昔知子因子诗,晓月残雪风鸣枝”描绘了诗人过去对谭友夏诗歌的了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两人情感的深厚,如同月夜、残雪、风中的树枝一样,虽历经风雨,却更加坚韧。

“境清音寥意飘忽,虎井数篇犹可思”进一步深化了对谭友夏诗歌艺术的欣赏,将他的作品比作清幽的环境、寥落的声音和飘忽的思绪,体现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吴江楚峤两辽阔,期子不来空岁月”表达了诗人对谭友夏未能如约而来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两人友谊的珍惜和期待。

“西湖烟水我为乡,岂知此中有谭郎”则点明了此次相遇的地点——西湖,以及诗人对谭友夏的意外惊喜,仿佛在熟悉的环境中遇到了久违的朋友。

“十年相求始相得,停车下船各叹息”描述了两人分别多年后的重逢,以及在重逢时的感慨和叹息,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歘然魂魄化为一,异者衣裳与巾舄”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两人精神上的融合,即使穿着不同,但彼此的灵魂已经融为一体。

“城中兄弟情好偏,非我与子神不全”强调了两人之间超越一般兄弟之情的特殊关系,表达了对彼此精神世界的完整性的认同。

“两山红叶正相待,子诗我画交无嫌”以自然景象作为比喻,象征着两人之间的和谐与默契,无论是谭友夏的诗还是李流芳的画,都无需担心对方的不理解或批评。

最后,“我家震泽梅花里,湖气花光三十里。留子共度梅花时,且待春深上湘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谭友夏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并约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相聚,体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期待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自然景色、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谭友夏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雨中溪行杂诗·其三

暮程投野镇,逆旅恋乡人。

怕有金陵客,逢舟借问津。

(0)

苕溪同刘西安元瑞话旧并棹至武林港别去·其二

良晤殊方重,交情晚岁深。

两溪秋并棹,孤烛夜论心。

谑浪输肝胆,飘蓬变语音。

因悲辞骨肉,转忆向山林。

(0)

咏萤

叶暗辉辉度,孤明炯自知。

月临光不掩,星乱影须疑。

(0)

山阁

凭阑橘树浑铺地,阁背青山前对楼。

既来谁耐檐泉聒,卸却长槽莫放流。

(0)

春日宴豫斋王子之第二首·其二

回廊曲榭称春游,绿酒红花白玉瓯。

借取游丝系西日,晚风吾上海棠楼。

(0)

九月七日夜集

此夜邀宾过草堂,实因佳节重壶觞。

时侵叵耐镫前菊,老去谁抛镜里霜。

草暗微寒催蟋蟀,云开片月下沧浪。

明朝好趁登高伴,木落天空望帝乡。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