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阑橘树浑铺地,阁背青山前对楼。
既来谁耐檐泉聒,卸却长槽莫放流。
凭阑橘树浑铺地,阁背青山前对楼。
既来谁耐檐泉聒,卸却长槽莫放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凭阑橘树浑铺地"写出了山阁周边橘树繁茂,仿佛连成一片,满眼翠绿,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阁背青山前对楼"则进一步强调了山阁的地理位置,青山为背景,阁楼与之相映,显得空间开阔而富有层次。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静寂中的困扰:"既来谁耐檐泉聒",表达了诗人对于檐头泉水滴落声的轻微不满,暗示了环境的宁静被打破。"卸却长槽莫放流"则是诗人内心的诉求,希望停止流水的声音,让整个空间更加静谧。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小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微妙的心理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山阁环境的独特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馀,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从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邶诗咏凯风,以成孝子志。
郑人复君母,传称能锡类。
中郎常有怀,生不识所恃。
登朝虽厚禄,当食每忘馈。
念昔鞠育劳,嗟今出处异。
倚门岂不待,两求终莫致。
乳乌思反哺,哀鸣自垂翅。
百草摇春晖,宁无谢生意。
洒血向穹壤,解组出台寺。
驰驱咸雍郊,历访经行地。
至行感神明,精神通梦寐。
悠悠大道傍,亲息忽相值。
紫绶拜北堂,白头归长嗣。
悲忻叙契阔,恍如隔生事。
四纪世路殊,一朝板舆侍。
兹事昔未有,闻者共惊喟。
帅守为之言,诏趣还官次。
当年二千石,宠名非所利。
仕或便乡关,安用竹符使。
蒲中母家近,自屈为倅贰。
受命慰慈颜,腾装惬归思。
既徇报德心,亦安效官智。
觞以万寿荐,衣成五綵戏。
无复兴寒泉,何须赋大隧。
令人及圣善,孝慈两不匮。
赠言述高风,庶用激忠义。
《送朱郎中寿昌通判河中府》【宋·苏颂】邶诗咏凯风,以成孝子志。郑人复君母,传称能锡类。中郎常有怀,生不识所恃。登朝虽厚禄,当食每忘馈。念昔鞠育劳,嗟今出处异。倚门岂不待,两求终莫致。乳乌思反哺,哀鸣自垂翅。百草摇春晖,宁无谢生意。洒血向穹壤,解组出台寺。驰驱咸雍郊,历访经行地。至行感神明,精神通梦寐。悠悠大道傍,亲息忽相值。紫绶拜北堂,白头归长嗣。悲忻叙契阔,恍如隔生事。四纪世路殊,一朝板舆侍。兹事昔未有,闻者共惊喟。帅守为之言,诏趣还官次。当年二千石,宠名非所利。仕或便乡关,安用竹符使。蒲中母家近,自屈为倅贰。受命慰慈颜,腾装惬归思。既徇报德心,亦安效官智。觞以万寿荐,衣成五綵戏。无复兴寒泉,何须赋大隧。令人及圣善,孝慈两不匮。赠言述高风,庶用激忠义。
https://shici.929r.com/shici/zuXNF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