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一碧望中新,画手终输造化真。
蝉意本来耽密荫,马蹄曾未踏红尘。
客涂烟景浑忘夏,南国莺花久失春。
仁政似闻传种树,孝宽今日是何人?
长堤一碧望中新,画手终输造化真。
蝉意本来耽密荫,马蹄曾未踏红尘。
客涂烟景浑忘夏,南国莺花久失春。
仁政似闻传种树,孝宽今日是何人?
这首清代张宪和的《绿阴》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长堤一碧望中新”,写出了长堤上翠绿如新的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次句“画手终输造化真”则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暗示人工艺术难以企及其真实与生动。
第三句“蝉意本来耽密荫”,通过蝉儿沉醉于浓密树荫中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第四句“马蹄曾未踏红尘”,借马蹄未踏尘世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客涂烟景浑忘夏”,旅途中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忘记了盛夏的炎热。最后一句“南国莺花久失春”,以莺花盛开的春天美景,象征着仁政下的繁荣与生机,而“孝宽今日是何人?”则以历史上的贤臣孝宽自比,表达出诗人对于推行仁政、造福百姓的高尚情怀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联想,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关注。
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
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
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
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
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
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
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
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
买山须买泉,种树须种竹。
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
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旧果岂非好,截树接新枝。
欲变明年花,曾不根本移。
屈彼自然性,曰兹山木卑。
子才实艳富,久为人所推。
固当升高科,我送作此诗。
春风东来几万里,相送入关如有情。
灞陵原边柳条暗,咸阳桥畔桃花明。
自古恨别此两处,十千美酒琉璃倾。
日落未落车马动,子规滴血壮士惊。
行哉使君负胆气,蜀道虽险心常轻。
是时门前大桐树,烂漫紫萼啼流莺。
弟兄同怀不可见,应亦梦觉嗟远程。
太白山前一尺雨,桑下问蚕田问耕。
郡城夜开百姓喜,喜从迢递壶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