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秋晚露凄凄,双袖轻翻旧赐衣。
自笑不如桃与李,春风吹向上林飞。
长门秋晚露凄凄,双袖轻翻旧赐衣。
自笑不如桃与李,春风吹向上林飞。
这首《秋葵》由明代诗人陈淳所作,通过对秋葵这一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长门秋晚露凄凄”,以“长门”点出地点,暗示了故事背景可能与宫中有关,而“秋晚”则直接描绘了季节与时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凄凉氛围。“露凄凄”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仿佛露珠在秋风中轻轻颤抖,透露出一丝丝寒意。
次句“双袖轻翻旧赐衣”,通过“双袖轻翻”的动态描写,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同时也暗示了其身份的特殊性。这里的“旧赐衣”不仅指衣物本身,更蕴含着被遗忘或被忽视的情感,以及对过往荣光的怀念与感慨。
后两句“自笑不如桃与李,春风吹向上林飞”,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将自己比作“桃与李”,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与生机的向往。这里的“春风吹向上林飞”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自由与希望的象征。春风拂过,万物复苏,向上林飞去,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自我反思与精神寄托,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未来自由与希望的渴望。在艺术表现上,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深沉的思考。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
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
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
雁翼看舟子,鱼鳞辨水营。
骑交遮戍合,戈簇拥沙明。
谬履千夫长,将询百吏情。
下车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祷依前圣,垂休翼厚生。
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
爱景三辰朗,祥农万庾盈。
浦程通曲屿,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动,旗风虎豹争。
及郊挥白羽,入里卷红旌。
恺悌思陈力,端庄冀表诚。
临人与安俗,非止奉师贞。
掩门三径莓苔绿,车马谁来陋巷间。
卧弃琴书公干病,笑迎风月步兵闲。
当秋每谢蛬清耳,渐老多惭酒借颜。
济物未能伸一术,敢于明代爱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