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深日已夕,林浅月初升。
学圃仆勤课,依山人懒登。
野藤穿旧架,河水濯新菱。
感念新亡友,凄其不自胜。
巷深日已夕,林浅月初升。
学圃仆勤课,依山人懒登。
野藤穿旧架,河水濯新菱。
感念新亡友,凄其不自胜。
这首诗描绘了深巷傍晚、林间月升的宁静景象,通过对比农仆与山人的活动,展现了生活的不同侧面。"学圃仆勤课",农夫在田间劳作,勤奋指导,体现了对土地和生活的尊重与热爱;"依山人懒登",山人则选择在山中悠闲度日,懒于攀登,反映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自在与洒脱。"野藤穿旧架,河水濯新菱",藤蔓穿行于老旧的架子上,河水洗涤着新生的菱角,自然生长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最后,诗人感念新逝的朋友,表达了深深的哀思与难以自抑的情感波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场景,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不同生活状态下的情感体验,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当涂窃国枋,八纮掩中州。
隋珠既在握,荆璞亦冥搜。
繇朗黜庙议,扬斑争匹俦。
汉典何郁郁,学辞良优优。
南皮清宴接,西园秉烛游。
谓当致高蹈,何意摧华辀。
体弱既足病,肥赣亦为羞。
空文侔日月,桢干委山丘。
遂使三公位,徒嗤孙仲谋。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
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
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此图何处得画本,传自古云盘谷之中峰。
侍从宸游多燕暇,相对胜友此扶筇。
濡毫拂素标异状,貌得盘山古干真形容。
最怜后彫质,沐日浴月几春冬。
太平之世岂独民仁寿,草木亦含雨露浓。
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
如此苍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钟。
松兮松兮,安得布袜青鞋盘桓于尔侧,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