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邑传闻此岩好,心疑好事张浮辞。
及来胜境穷游览,却悟前言有漏遗。
触石烟云如障俗,倚崖殿阁半乘危。
自嗟吏治多牵制,祇作清虚一宿期。
坐邑传闻此岩好,心疑好事张浮辞。
及来胜境穷游览,却悟前言有漏遗。
触石烟云如障俗,倚崖殿阁半乘危。
自嗟吏治多牵制,祇作清虚一宿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灵岩山的向往与实际探访后的感慨。首句“坐邑传闻此岩好”,透露出诗人久闻灵岩之美名,心中充满期待。接着,“心疑好事张浮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言中可能存在的夸张成分的怀疑,体现了他对真实景象的渴望。
“及来胜境穷游览,却悟前言有漏遗。”当诗人亲临其境,尽情游览后,他意识到之前听说的描述或许有所遗漏,这既是对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自身体验的肯定。接下来,“触石烟云如障俗,倚崖殿阁半乘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灵岩山的自然景观与建筑特色,烟云缭绕的山石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而依山而建的殿堂阁楼则显得险峻而神秘。
最后,“自嗟吏治多牵制,祇作清虚一宿期。”诗人感叹于官场事务的束缚,只能将这次灵岩之行视为短暂的逃避与心灵的净化之旅。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
谁知怨抑。
静倚官桥吹笛。
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
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
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
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
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
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缆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
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
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云作轻阴,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
更听得、悲鸣雁度空阔。
暮雀喧喧聚竹,听竹上清响风敲雪。
洞户悄,时见香消翠楼,兽煤红爇。
凄切。
念旧欢聚,旧约至此,方惜轻别。
又还是、离亭楚梅堪折。
暗想莺时似梦,梦里又却是,似莺时节。
要无闷,除是拥炉对酒,共谭风月。